• 履行社會責任 國企展現“共和國長子”擔當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0-08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旗下寶鋼股份煉鐵廠一號高爐。新華社發
    7月23日,為期6天的2019“三峽娃娃行”宜昌水電夏令營在湖北宜昌三峽工程所在地啟動,來自三峽集團定點扶貧、對口支援、少數民族幫扶的9個幫扶區域的300余名在校中小學生參加活動。記者 李任滋 攝
     
      履行社會責任是國有企業的天職。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民生保障的頂梁柱、急難險重的定心丸、脫貧攻堅的主力軍、美麗中國的建設者、海外履責的排頭兵,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有企業自覺擔當,勇挑重擔,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展現出“共和國長子”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升級,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和實踐在“質”與“量”上都實現了大跨越,成為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桿與典范。
     
      心系民生 擔綱扶危濟困“先鋒隊”
     
      “國內航空公司陸續來巴厘島接人,我們很感動,簡直有電影《戰狼》的即視感。”一名旅客在平安歸國后如此感慨。2017年11月,巴厘島阿貢火山噴發導致上萬中國游客滯留當地。災難面前,東航、南航、廈航第一時間派出飛機支援,履行著國有航企的責任擔當。
     
      從利比亞撤僑讓世界嘆服的“中國速度”,到運載中國援非抗疫醫療隊40多小時的“蛙跳”飛行;從四川雅安的救援,到為接回尼泊爾震區同胞的“39圈盤旋”,國有航企一次次用令人滿意的答卷完成國家和人民的重托。
     
      這僅僅是國企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面對急難險重,國有企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義無反顧地奮戰在搶險救災最前線。為保糧、保食品、保供電、保油氣、保通訊、保運輸,電力電網、石油石化、航空運輸、建筑施工、通信等眾多國企挺身而出,在關鍵時刻發揮出“定心丸”作用。
     
      不僅是在危難之處顯身手,國有企業更多是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默默奉獻在能源保障、交通建設等諸多領域,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從80%以上為無電人口,到如今架空線入地、手機APP購電、智能電器進入普通居民家中;從0.5公里的“展示鐵路”到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2萬公里,高速鐵路達到3萬公里;從“龍號”機車到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車組“復興號”……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有企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基礎設施網絡的建設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精準脫貧作為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電信、中國一汽、華潤集團……一批批國有企業出現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不僅在貧困地區加大基礎投資建設力度,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短板,同時廣泛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
     
      1994年以來,中國石油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9億元,援建項目850多個,選派掛職干部130多人次。定點扶貧10個縣中,8個縣相繼脫貧。
     
      自2002年起,中國五礦共承擔了包括云南省、湖南省、貴州省等3省6縣的定點扶貧任務,累計派出70余批次定點扶貧掛職干部,累計投入和幫助引進幫扶資金近20億元。
     
      11年11座華潤希望小鎮,華潤集團的扶貧行動直接受益農民總計3000戶、1.2萬人,輻射帶動10萬余人脫貧致富奔小康。
     
      國家電網全面推進“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381個貧困縣電網改造升級,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中僅央企就在定點扶貧縣投入無償幫扶資金超過110億元,設立規模達154億元的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2019年,央企不斷加大扶貧力度,共幫扶276個國家級貧困縣,對口對接西藏27個縣,青海省藏區16個縣,截至目前已有107個縣脫貧摘帽。
     
      “脫貧攻堅是每一個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中國五礦黨組書記、董事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唐復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光是搞一些公益活動,更應該積極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能夠讓人民群眾受益。”
     
      著眼未來 領銜綠色發展“主力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全新階段,在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
     
      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強節能減排體制、機制和能力建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優化能源結構,積極推進節能型社會建設,促進節能降耗不斷取得新成效,逐步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產業格局。
     
      如今,曾經高污染高能耗的鋼鐵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寶武鋼鐵、太原鋼鐵、河北鋼鐵……一大批鋼鐵企業成為清潔工廠、花園工廠、綠色工廠,中國鋼鐵行業節能環保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能效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越來越多的國企還將綠色發展打造成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煤科在采煤沉陷區的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依托國家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通過10多年的產學研聯合攻關與工程實踐,攻克了采煤沉陷區土地農業功能、建筑功能和生態功能構建等技術難題,取得了多項重要創新成果。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摒棄了先開發后治理的傳統做法,堅持開發與治理并重,構建了持續穩定的生態系統,走出了一條主動型綠色發展之路。在全國煤炭系統中率先建立了一套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的資金保障機制,累計投入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治理資金37億元,形成了以煤業促生態環境、以生態環境保煤業的良性循環局面。
     
      2018年5月,中國節能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確定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中國節能迅速構建起工作網絡,提出“兩園一鏈”固體廢棄物綜合解決方案、打造農光漁副互補的田園綜合體、構建區域水務一體化格局……通過兵團作戰模式、增強平臺功能、強化務實合作。截至2018年底,中國節能在長江經濟帶累計開展項目254個,總金額達627.16億元。
     
      肩負使命 勇做制度構建“引領者”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升級,社會責任管理和實踐在“質”與“量”上都實現了大跨越,成為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桿與典范。
     
      截至2019年8月9日,96家中央企業中,已有89家發布了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比例達92.71%,創下歷史新高。近七成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次數達7次以上,連續性較好。發布次數在10至12次的企業共26家,占比29.21%;有8家企業報告發布超過12次;近八成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了海外履責實踐,部分中央企業還發布了獨立的海外社會責任報告。
     
      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更加體系化。80%的中央企業設立以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或領導小組為主要形式的社會責任領導機構,97%的中央企業已確立社會責任主管部門,超90%的中央企業推動下屬企業開展社會責任工作,64%的中央企業將社會責任關鍵指標納入部門年度工作績效考核,66%的中央企業保持與利益相關方的定期溝通,84%的中央企業發布過或即將發布專項/議題報告。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表示,中央企業要自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企業發展,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履行社會責任。一要自覺提高認識站位,深刻認識中央企業必須肩負的重要責任,自覺承擔時代使命。二要持續改進社會責任管理,有組織、有計劃、成體系地開展社會責任工作。三要確保高標準做好社會責任重點領域工作,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在全社會樹立典范,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四要持續加強社會責任溝通,不斷健全完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機制,主動加強與各利益相關方交流溝通,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強化責任擔當,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時代使命。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指出,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特色鮮明、成效顯著,整體上走在了中國企業的前列。(記者 楊燁)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直銷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近年來,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世界企業經營管理界出現的一個全新趨勢,并且成為國內外公司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03-21
    • 保障食品安全是食企社會責任的第一要務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關于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感的提案,該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帶到兩會上了。可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2017-03-21
    • 青海移動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青海移動積極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有效履行企業經濟、社會和環境三重責任,緊緊圍繞相關關鍵訴求,在社會責任實踐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2016年榮獲青海省首屆“信用與社會責任”示范單位榮譽...
      2017-03-22
    • 郵儲銀行打造“郵愛公益平臺”探索踐行社會責任新機制

      3月20日,郵儲銀行在成立十周年之際對外宣布,其整合內外部資源打造的開放性公益平臺——“郵愛公益平臺”正式運行。
      2017-03-23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