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企業社會責任還是‘舶來品’,今天,企業社會責任已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這離不開每一個同行者的支持和堅守。”11月23日,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主辦方代表,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夏春平在致辭中表示。
本屆論壇以“致奮斗:跨越責任新周期”為主題,匯聚來自政府、企業、公共組織和學術界的數百位嘉賓,共同探討新周期下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局長夏學平,中宣部對外新聞局二級巡視員劉春香,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副局長孟繁英,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長張瑞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徐曉東,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夏春平等嘉賓出席活動。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發端于2005年,至今已走過十五年,是國內最早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論壇。正如夏春平所說,一件新事物的誕生不容易,但堅守其實更難。當下正處于經濟轉型換擋期,一些行業遇冷,企業經營面臨挑戰,唯有堅守和奮斗,才能扛過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的當下,未來企業應如何把握機遇,發揚“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發揮“責任中流”的中堅力量,共同應對新挑戰,是本屆論壇重點探討的話題。
責任新周期,履責新挑戰
企業步入責任新周期,面對更加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經濟轉型陣痛凸顯的嚴峻挑戰,應該如何應對?“企業面臨這些復雜的挑戰需要通過發揮奮斗精神來實現創新突圍。”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在致辭中提出,責任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奮斗,創新,擔當”是企業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三個關鍵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發言中也表示,具有危機意識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力,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需要具備始終如一的目標,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憂患意識,這是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應對挑戰的有利武器。
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長張瑞玲指出,培養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職工隊伍,是各級工會肩負的重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工會在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中,將與相關方面攜手努力,共同奮斗,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在論壇現場分享了銀行金融機構如何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來踐行社會責任使命,他表示,今后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繼續把社會責任融入銀行業務,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堅持可持續發展,跨越責任新周期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曾參與到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探討中,在主題演講環節,他指出當前所有經濟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中國經濟本質上沒有問題。“過去兩年是民營企業面臨形勢最嚴峻的兩年,但未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企業應看長遠一些,不能老看腳下,一定要相信經濟周期,要為新的周期做好自己的準備。”
“過去當行長別人找我要錢,現在做慈善我要找別人要錢。”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經歷了從戰略銀行家到公益領路人的角色轉變。現場他提出“影響力投資是公益慈善發展的一種必然”的觀點。他表示,公益也要優勝劣汰,既追求經濟效益,也追求解決社會問題的效益。影響力投資就是公益和金融結合的創新,是一種義利并舉的形式,這是公益長久發展的趨勢,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投資形式。
履責升級,探路新方向
在責任對話環節,企業嘉賓代表就多個議題進行了兩輪深度對話。
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宣傳工作部主任呂大鵬,捷豹路虎(中國)執行副總裁王燕,唐山銀行黨委副書記劉立君,北京法政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廣發圍繞新周期下履責投入、精準扶貧等話題展開第一輪對話,大家一致認為,履行社會責任可以為商業賦能。社會責任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在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責任先行,企業會走得更好。
在第二輪對話環節,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徐曉東,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方祥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燕憲文,好未來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愛康集團副總裁周曉江則就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向善以及2020“履責小目標”進行深入對話。正如徐曉東所說,這個論壇每年的關注點、關注角度不同,層次也不同,每年都在提升。2015年前是1.0版,討論“企業應不應該有社會責任”、“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進階到2.0版,就是企業都應該積極來履行社會責任;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探討企業如何精準履責、跨界融合履責、高質量履責的新階段,這正是這個活動的意義所在。
共繪責任新未來
活動最后,主辦方向在過去一年中,在社會責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個人給予肯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當選“2019年度責任人物”。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恒大集團、碧桂園集團、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捷豹路虎(中國)、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好未來集團、唐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愛康集團、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榮獲“2019年度責任企業”。獲獎者表示,未來將以更加堅定的奮斗者決心,探索新時代下企業公益的可持續發展。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