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記者從在成都召開的2018年硫酸行業年會上獲悉,2017年我國累計出口硫酸69.3萬噸,同比增加近十倍。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廖康程表示,2017年我國硫酸出口數據相當可觀,出口量同比增長990.2%。剔除高價非工業用酸后,平均出口價格在36.3美元/噸。其中,江蘇和廣西是我國主要的出口硫酸產地,全年從南京海關出口的硫酸占總出口量的85.6%,從南寧海關出口的硫酸占比13.0%。張家港雙獅和廣西金川是我國出口量居前的兩家硫酸企業。從出口硫酸去向來看,菲律賓、摩洛哥、澳大利亞、智利是中國硫酸出口量最大的國家,4個國家分別占出口總量的33.5%、24.4%、14.3%和8.4%。
問及硫酸出口大幅增長的原因,廖康程告訴記者,首先是因為中國沿海地區硫酸產量較高。2017年,廣西和江蘇的硫酸產量分別為385萬噸和407萬噸。其次是菲律賓、韓國等國家的硫酸裝置停產較多,導致國際硫酸市場出現短期供應短缺。一些國內企業抓緊機遇,打開了國際市場。“出口成為硫酸行業的亮點,這也成為化解產能過剩的出路之一。”廖康程說。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理事長呂慶勝強調,隨著硫酸工業的高速發展,國內硫酸產能不斷增長,近幾年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凸顯。尤其是銅冶煉新增產能不斷增加,使硫酸產能過剩的局面愈演愈烈。據協會統計,2017年我國硫酸總體產能利用率75%,停產的硫酸產能接近800萬噸。2018年,國內仍將有1200萬噸的硫酸新建產能投產,而主要消耗硫酸的下游行業,如磷復肥、鈦白粉、己內酰胺、飼料磷酸氫鈣等,也都深陷產能過剩漩渦,耗酸量難有大的增長。因此,短期來看,硫酸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還將進一步加劇,加上環保高壓,硫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行業面臨巨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擴大海外市場已成為硫酸企業的重要出路。
呂慶勝說,下一階段,要鞏固走出去成果,進一步通過國際市場,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壓力。目前,國內一些高端硫酸類產品,如電子級硫酸、試劑級硫酸、65硫酸等仍供應不足。硫酸行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協會也將組織開展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記者 熊鶴雯)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