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煉油過剩壓力正向化工板塊傳導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29





      當下,我國煉油能力全球第二,且仍處于提升階段。2018年中國煉油能力達到1680萬桶/日,獨立煉廠成為新增產能的主力;受國內油品質量清潔化升級影響,中國煉廠工藝復雜程度不斷提升,二次加工裝置占比顯著提高。


      為滿足國內油品需求,我國原油加工量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原油加工量1210萬桶/日,原油對外依存度達70.8%。自2015年放開進口原油使用權以來,全國原油加工量增速由4.3%提升至5.8%;獨立煉廠加工負荷由2014年的30%提升至2018年的60%,進口原油在其加工量中的比重由21%提升至71%。總體來看,政策開放促進傳統產能快速釋放,我國煉油工業呈現由粗放向集約發展的趨勢。


      但我國煉廠數量多、平均規模小的問題依然突出。2018年中國煉廠平均規模僅8.7萬桶/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剔除小于4萬桶/日低效或無效產能,2018年我國煉廠加工負荷率可達82%左右。因此,結構調整將成為中國煉油工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在競爭主體多元化態勢影響下,我國煉化市場面臨產能過剩挑戰,煉油板塊產能壓力正向化工板塊傳導。2018年全國煉油裝置開工率僅為72%,遠低于80%的世界平均水平。不過,在原油進口放寬、審批權限下放等一系列改革紅利的刺激下,我國煉油規模或保持增長,過剩壓力難以緩解。隨著煉油結構調整,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國內煉油將進一步向化工轉型。(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 趙睿)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我國煉油業多元化競爭格局深化

      我國煉油業多元化競爭格局深化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2018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綜合規模、產品質量和能耗、一體化水平判斷,2018年國內煉油能力至少過剩0 9億噸 年。
      2019-02-12
    • 我國煉油行業加速“由大轉強”

      我國煉油行業加速“由大轉強”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8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煉油能力達到8 31億噸 年。
      2019-02-26
    • 需求放緩供應飆升 亞太煉油業利潤空間縮窄

      需求放緩供應飆升 亞太煉油業利潤空間縮窄

      近年來,在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強勢發展的推動下,亞太地區一直是全球重要的煉油中心和成品油消費市場。然而,由于煉油廠的過度建設和近期成品油需求增長放緩,亞太地區煉油產量超過了消費量。同時,亞洲原有石油消費國正大量...
      2019-03-13
    • 原油直接制化學品:煉油業新趨勢

      原油直接制化學品:煉油業新趨勢

      在成品油生產收益遞減的困境下,原油直接制化學品(COTC)技術可能成為煉油商下一個發展方向。近日在阿布扎比舉行的2019第九屆中東煉油與石化技術論壇上,業內專家們表示,COTC代表著煉油行業的未來。
      2019-03-24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