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工廠盈利不佳,后續運行重心取決于原油價格。考慮到原油價格存在上漲預期,故PTA遠月合約運行重心也有望抬升。
四川能投和新鳳鳴的PTA項目已經順利投產,當前有效產能達到4796萬噸。產能急速增加導致行業利潤大幅壓縮,PTA加工費從上半年的1187元/噸下降至335元/噸。對于后市,筆者分析如下:
供應壓力增加
10月,國內PTA產量為368.94萬噸,同比增長12.5%;1—10月,產量合計為3687.55萬噸,累計增長9.08%。預計2019年全年,PTA總產量為4443萬噸,同比增長9.27%。今年產量明顯高于去年,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上半年PTA生產利潤豐厚,部分工廠有超負荷生產現象;其二,新投產裝置偏多。
目前,PTA裝置綜合負荷為85.48%。后期,新疆中泰年產120萬噸以及恒力四期年產250萬噸的裝置計劃投產,但僅漢邦石化和三房巷的裝置有檢修計劃。待新裝置投產,PTA產能增速將達到15%。2020年是PTA產能釋放大年,供應壓力邊際遞增。
春節前下游消費疲軟
2016年下半年開始,聚酯工廠經營明顯好轉,行業景氣度回升。2017年,聚酯行業的高景氣狀況得到很好延續,具體表現為:高負荷、高利潤。受高利潤驅使,2018年和2019年聚酯產能集中釋放。不過,聚酯畢竟是中間環節,最終的增速必須和終端紡織品增速匹配才合適。過去3年,聚酯產能釋放速度明顯高于化纖紗線,故聚酯工廠對下游的溢價能力變弱,聚酯工廠的開工負荷逐步下滑。截至12月20日,聚酯工廠開工負荷為86.05%,POY、DTY和FDY的利潤分別為-263元/噸、-338元/噸和-263元/噸。
今年春節來得更早一些,目前,終端織造工廠訂單接近尾聲,江浙開工負荷下滑至68%,后期加彈、織造工廠也將陸續停工放假。聚酯工廠減產計劃陸續傳出,滌綸長絲裝置檢修計劃涉及689萬噸產能,其中12月涉及265萬噸,占檢修總產能的38.46%,減產集中在春節期間,春節后停產裝置將陸續恢復生產。
加工費處于低位
目前,PTA加工費為350元/噸、PX-N價差為263美元/噸,PTA和PX工廠處于薄利甚至虧損狀態。PTA加工成本往往受裝置規模、技術、投資成本等因素影響,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規模小于100萬噸的裝置,加工成本在700—900元/噸;一類是規模在100萬—150萬噸的裝置,其多數在2010年以后投產,加工成本在600—700元/噸;一類是規模超過150萬噸的裝置,加工成本在400—600元/噸。像逸盛、恒力、新鳳鳴等裝置,本身的加工成本已經較低了,但現在也處于微虧狀態。后期,原油價格決定PTA的價值水平。OPEC+達成的深化減產協議有助于修復供需平衡,且美國產量增速有望放緩,原油價格可能緩慢抬升。
綜上所述,盡管供應過剩壓制加工利潤,但當前位置,PTA工廠盈利不佳,后續運行重心取決于原油價格。考慮到原油價格存在上漲預期,故遠月合約重心也有望抬升。操作上,賣近買遠套利。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