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0萬畢業生迎就業高峰 促高質量就業系列政策醞釀出臺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02





      820萬高校畢業生迎戰就業高峰 “慢就業”等新趨勢顯現
     
      促高質量就業系列政策醞釀出臺
     
      將建立更高質量就業評價體系,設立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基金
     
      7月就業高峰期來臨。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20萬,再創歷史新高。一方面,新動能新產業的快速增長以及創新創業活力的不斷提升,正在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創業;另一方面,就業壓力持續加大,形勢依舊嚴峻,“慢就業”等新問題值得關注,就業質量仍待提高。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促進高質量就業一攬子政策正醞釀出臺,包括研究建立更高質量就業評價體系,制定培育新動能促進就業政策,推動設立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基金,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的勞動用工和社保政策等方面。
     
      就業形勢整體向好
     
      權威部門最新公布的多項數據顯示,我國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處于近年來最低位。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5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7%,處于2012年以來低位。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61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萬人。
     
      勞動力市場保持活躍,用工需求持續旺盛。58同城監測的數據顯示,5月企業招聘需求環比增長4.7%,同比增長91.3%,繼續保持旺盛勢頭。此外,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開展的最新中國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5月就業信心指數為126.4,比2012年以來的均值高19.0點,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專家表示,創業創新活力不斷提升,為吸納大量勞動力創業就業提供了動力,新動能、新產業的加快發展則為就業增長提供了“助推劑”。
     
      1至5月,全國新登記企業265萬戶,同比增長12.3%,日均新登記1.76萬戶。新業態蓬勃發展,1至5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7%,帶動就業能力持續增強,既創造了更多適合大學生等技術技能人才的就業崗位,也催生了大量靈活性高的就業崗位。其中,5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個百分點,提供了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重點群體之一的高校畢業生,今年得到了“力度空前”的就業創業支持。國家發改委近期的一次討論會指出,地方政府引進人才之間的競爭已經升級到“2.0版本”,特別是一些二三線城市迅速成為吸引應屆畢業生的新磁場。
     
      “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人才爭奪戰反映出勞動力供求關系變化,有利于大學生獲得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程杰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就業結構性矛盾凸顯
     
      盡管就業形勢整體向好,但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的就業形勢會更加復雜,今年城鎮新成長的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以上,其中高校畢業生達到820萬人,占比超過一半以上,為歷史新高。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為795萬。
     
      “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高層次研發人員、高技能工人和創新型復合型人才不足,部分新成長勞動力的實踐能力還難以跟上市場變化,大齡低技能勞動者就業難題或將持續存在。”人社部部長張紀南在日前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寫道。
     
      高校專業設置、勞動力供給均與需求出現一定錯位。智聯招聘發布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市場調研報告》顯示,39.2%的已簽約應屆畢業生簽約崗位與在校學習專業并不對口。
     
      “一方面,經濟發展已經從傳統的要素驅動型向生產率驅動型轉變,新的發展方式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大。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在從中等收入階段向高收入階段邁進過程中,就業需求依然旺盛,但勞動力供給出現相對不足甚至絕對短缺,就業主要矛盾從總量矛盾轉變為結構矛盾,高技能人才短缺尤為突出。”程杰說。
     
      對于重點群體之一的高校畢業生,張紀南指出,崗位需求與畢業生求職預期存在偏差,“慢就業”等新情況值得關注。
     
      麥可思研究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18年《就業藍皮書》顯示,在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方面,2017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為67%,對就業現象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本科為64%,高職高專為65%)、“發展空間不夠”(本科為54%,高職高專為55%)。智聯招聘發布的《2018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中,選擇“慢就業”的比例達6.99%。
     
      張紀南表示,我國產業結構仍處于中低端,創造充分高質量就業機會還需時間,就業不平衡、流動不順暢矛盾依然存在。
     
      高質量就業促進政策待發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下一步政府將著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加強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協同聯動,研究建立更高質量就業評價體系,推動納入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和考核體系。
     
      “要把就業作為宏觀經濟決策和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考量,并根據經濟發展和產業需求調整就業政策重點,促進形成相適應的勞動供給。”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關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對于更高質量就業評價體系,關博指出,國外已經有了一些實踐,比如歐盟有歐洲就業質量指數,國際勞工組織有體面勞動指標體系等。我國的高質量就業關注重點在于就業機會是否平等充分、收入、社會保障、工作條件、勞動安全、勞動關系等方面。此外,考慮到新經濟、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在就業質量評價方面還要兼顧新業態形態。
     
      實現高質量就業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培育新動能促進就業政策是要點之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智力密集型產業等,創造更多高層次和更高質量就業機會。”關博說,還要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重點針對我國當前在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面臨的突出人才缺口,加強人才培養。
     
      據了解,政府將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力度,推動設立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基金,高標準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和園區,提供低成本場地支持和綜合配套服務。此外,還將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的勞動用工和社保政策。深化就業領域改革,研究促進勞動者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完善平等就業制度。(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在線教育迎來“變現”高峰 差異化商業路徑顯現

      2016年,在線教育已經有了相對廣泛的市場滲透率。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教育行業格局已發生明顯變化,部分領域進入冷卻期,單純的工具型、流量入口型產品已不足以支撐一種商業模式。
      2017-04-14
    • IT行業工資最高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邏輯

      IT行業工資最高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邏輯

        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取得了積極成效。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五年來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 4%,超過經濟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
      2018-05-21
    • 教育部:要帶著深厚感情支持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各地各高校要帶著深厚感情,關心在基層工作的畢業生,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支持他們在基層建功立業。”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2017-05-04
    • 大學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擴圍 含貧困殘疾人等對象

      大學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范圍進一步擴大。5月17日,人社部、財政部、工商總局等部委相關人員,對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進行解讀時,明確指出求職創業補貼范圍將擴展到低保對象、貧...
      2017-05-18

    熱點視頻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