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止民辦園上市能否緩解入園難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9





      不允許民辦幼兒園上市,對營利性民辦幼兒園不會有大的影響,因為真正能上市或以上市為目標的營利性幼兒園并不多,不上市也不影響舉辦者和投資者按規定獲得相應的回報。不允許民辦幼兒園上市,主要是為了維護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日前發布,其中要求“遏制過度逐利行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此前,對于是否允許民辦幼兒園單獨或打包上市,輿論有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允許上市會導致民辦幼兒園舉辦者過度逐利,不利于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另一種意見認為,給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應當有自主經營包括選擇上市的權利,上市有利于規范民辦幼兒園的發展。
     
      對這個問題,需要從學前教育長遠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現階段如果允許民辦幼兒園上市,可以推動社會資本進入學前教育領域,但是從長遠看,民辦幼兒園上市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而且,將來如果把一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對先期投入的社會資本就意味著不確定性,或者說是不小的投資風險。
     
      學前教育是否可以設立營利性的民辦幼兒園,以及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是否可以上市,這是逐漸遞進的兩個問題。依據我國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實行分類管理,分為營利性的民辦教育和非營利性的民辦教育,其中非義務教育階段可以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這意味著民辦幼兒園可選擇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如果民辦幼兒園選擇營利性,那么按規定,舉辦者占有股份,可以分紅獲得投資回報。而是否允許營利性的民辦幼兒園上市,則關系到是否進一步開放市場,以及對民辦幼兒園的營利性的進一步界定。
     
      從發達國家的教育發展看,凡是進行學歷教育的學校,都鮮有營利性的,只有非學歷教育才有營利學校(機構)。這和發達國家私立教育發展的歷史有關——私人捐資舉辦教育,大多出于慈善目的。我國私人或社會力量舉辦教育,有很大比例是有追求回報的訴求的,正是考慮到這一現實,我國允許非義務教育階段設立營利性的民辦學校,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開放程度實際上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發達國家的民辦學校鮮有營利性的機構,以幼兒園、高中教育等業務上市的公司也幾乎沒有,當然,這也和發達國家一般把幼兒教育和高中教育都納入義務教育有關。
     
      總體看來,不允許民辦幼兒園上市,對我國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的影響并不大,因為真正能上市或以上市為目標的營利性幼兒園并不多,而營利性幼兒園不上市,也不影響舉辦者和投資者按規定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不允許民辦幼兒園上市,不是要限制民辦幼兒園發展,而是為了維護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因此,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問題是,禁止民辦幼兒園上市,能否推動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我國之所以存在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是因為學前教育優質資源嚴重匱乏,公辦園偏少,普惠幼兒園良莠不齊,催生了天價幼兒園。從這個意義上說,天價幼兒園是市場供需關系制造出來的,如果不擴大優質普惠園的供給,那些按市場需求定價的民辦幼兒園,還是會制訂很高的保教費標準,并且照樣會有家長趨之若鶩。
     
      鑒于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這次發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真正做到由政府主導學前教育發展。目前我國要求各地政府部門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主要是采取布置行政任務的方式,從長遠看,我國應該制訂《學前教育法》,明確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責任,同時結合現實發展情況,適時將一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學前教育資源供應,確保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本報特約評論員)
     
      轉自:北京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亞洲高校排名港大臺大下跌北大清華分列二三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公布2017年亞洲前300名大學排行榜,香港排名最高的港大由去年的第4名跌至第5名。
      2017-03-20
    • 科技創新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近年來,有不少人認為,科技創新是科學家或高端研究人員的工作范疇,和普通人無關,和高職學生無關,科技創新教育更不是高職教育的任務。
      2017-03-21
    • 南京所有小學推行延時照顧服務 彈性離校好事如何辦好

      小學離校時間早,難倒不少雙職工家庭。南京市實行“彈性離校”制度后,有超過5萬名學生參加“彈性離校”,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也充實了小學生的課外生活。
      2017-03-21
    •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問答

      出臺《標準》是全面貫徹落實2016年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向高校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是落實部黨組“四個合格”目標要求的一項制度安排,也是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解決學生黨建突出問題...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