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方便面組織WINA的統計,國外品牌的占據著70%以上的非洲泡面市場。這其中當然有不少的中國方便面品牌。來自中國的方便面非常受非洲人民的青睞,甚至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少非洲超市、便利店還有禮品裝方便面出售,非洲人把包裝精美的方便面當小禮物相互贈送。
與此同時,非洲龐大的人口數量為方便面提供了巨大的市場。2017年,非洲人口為12.6億,比2016年凈增3120萬。而伴隨著老齡化、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以方便面為代表的快消品行業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塊龐大的新增蛋糕。
那么中國的方便面企業如何看待非洲市場?對于非洲市場有哪些投資計劃?近日,記者在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采訪了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現國,談一談他眼中的非洲市場。
據他介紹,今麥郎方便面品類的出口主要是去往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區,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方便面將走入更多國家和地區。盡管非洲不是今麥郎方便面出口的主要市場,但是他認為非洲市場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作為重要的新興市場,今麥郎曾經嘗試在非洲建廠,但是發現相關產業鏈非常不健全,成本問題非常明顯。“中國制造在全世界擁有非常大的優勢。我們的產能效率非常高,即使加上包裝和運輸費用,仍然比在非洲當地成本低。”范現國如是說。
在品牌力方面,范現國認為隨著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到中國旅游、工作的非洲人士越來越多,喜歡方便面的人士也將增多,中國方便面在非洲的影響力將更加強。
事實上,非洲本土方便面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開發適合當地口味的方便面。據悉,肯尼亞正在研發具有烤肉味的方便面;在贊比亞,號稱“方便面界的小米”的JavaFoods飛速成長,因質優價廉迅速搶占市場;在尼日利亞,民族企業家HarkishinAswani創立的MINIMIE也以“我最愛的泡面”為口號沖擊著年輕人市場。
如今的非洲方便面市場,已經是進口、自主與合資三分天下的格局。對于中國方便面企業來說,在擁有成本優勢的同時,要深入地洞察非洲消費者的口味、習俗,才能搶占先機。(作者:曲曉麗)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