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14日宣布,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對農村食品市場全面“大掃除”,到2019年春節前有效改善這一問題。
這一行動為期3個月,重點對象是農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和農村集市、食品批發市場,重點品類是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重點打擊六類違法違規行為:
食品假冒——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信息;
侵權“山寨”——食品包裝標識、文字圖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誤導消費者;
食品假貨——假羊肉、假狗肉、假驢肉等涉及食品欺詐的行為;
“三無”——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生產許可;
劣質——以次充好、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等;
超過保質期。
專項行動將開展生產經營環節執法大檢查,集中收繳一批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開展農村食品商標大保護,查處一批商標侵權假冒案件;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線索大追查,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開展假冒偽劣食品共治大行動,規范農村食品市場秩序;開展食品知識和法律標準大培訓,增強守法生產經營和安全消費意識。
轉自:貴陽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