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餐飲業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創新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餐飲時代。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達9236億元,同比增長6.4%。
2018年,餐飲消費成為國內消費市場重要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發布數據,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42716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外賣、團餐、婚慶喜宴等新業態、新模式領跑餐飲消費市場。
與此同時,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餐飲業增速放緩,2018年餐飲收入增長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
2018年上半年,商務部等九部委發布了《關于推動綠色餐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打造"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的綠色餐飲服務的要求,到2022年,培育5000家綠色餐廳,每萬元營業收入(納稅額)減少20%以上的餐廚廢棄物和能耗。綠色發展成為餐飲業共識和重要行動。
2018年,融合體驗、零售、跨界等元素的新餐飲嘗試越來越多,并越來越多元化。隨著追求新奇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新生代消費群體成為消費主力,高體驗式消費場景成為餐飲門店的新趨勢。通過門店視覺設計、菜品設計、器具選用、互動設計等為消費者打造沉浸式場景,提高消費者體驗參與感的各種IP餐廳相繼登場。此外,智能科技也在進一步優化顧客的消費體驗,無人餐廳、未來餐廳、海底撈的智慧餐廳等相繼營業,餓了么外賣機器人也投入運行。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信息收集越來越全面、豐富,大數據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深入。在餐飲業,除了為消費者進行精確畫像從而進行精準營銷之外,大數據正在應用于餐廳定位、選址、經營決策、營銷策劃、供應鏈、運營管理等領域,如星巴克利用大數據做新店選址、換季菜單;木屋燒烤通過大數據打造信息化組織系統,實現連鎖體系的高效運行;味多美借助口碑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并推出無人智慧面包坊;牛肉粉品牌霸蠻基于數據分析精準獲取。(作者:付連英)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