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極致觀影體驗 VR電影讓虛擬照進現實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11





      作為創新措施之一,今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立VR(虛擬現實)電影競賽單元,電影節期間,人們可以通過觀看影片、交互操作等方式體驗虛擬現實技術。這意味著在追求極致沉浸式觀影體驗的當下,VR電影越來越受到關注。那么,何為VR電影?它又有哪些創新與瓶頸呢?
     
      VR是一種有趣的媒介,可以讓觀眾沉浸到陌生的環境中,也就是“虛擬現實”,是經由計算機產生的對真實環境或體驗的模擬,對體驗者帶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甚至更多的感官體驗。VR電影,即虛擬現實電影,其借助計算機系統及傳感器技術生成三維環境,創造出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模擬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功能,使人能夠沉浸在虛擬境界中,讓觀眾可以走進電影場景中,360度查看周圍的環境。
     
      作為娛樂產業的重要陣地之一,電影業自問世以來經歷了飛速的發展。而VR這項高新技術的問世勢必會對傳統電影業產生影響。未來的電影則一定會給予觀眾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關于沉浸式體驗,3D和IMAX也能做到,而VR電影則更進一步。相比傳統電影,VR電影讓觀影者不僅做一個觀看者,而且成為一個沉浸其中的參與者。
     
      無疑,VR電影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影形式,不僅讓很多人為之期待,也讓一些導演躍躍欲試。近年來,電影人紛紛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資源開始嘗試VR電影拍攝。如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就曾宣布要拍攝面向家庭的VR電影,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也表示未來有機會要拍攝VR電影。不過,在斯皮爾伯格看來,VR對于電影制作人來說是一種“危險的媒介”,因為VR的360度視角讓導演的地位降低,鏡頭語言變得不再重要。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新設VR競賽單元,這代表著國際主流電影節第一次認可了VR電影這種全新類別的電影。電影節期間,人們可以通過觀看影片、交互操作等方式體驗虛擬現實技術。在體驗短片的環節,讓人感受藝術家們在探索VR電影的電影語言中遇到的多種可能性。其中警匪短片《派遣》(《Dispatch》)以分割鏡頭、場景置換等形式,讓觀眾同時接收來自911接線員、警察、受害者三方的信息,并將觀眾不斷帶入到兇殺現場,感受受害人的緊張、恐懼心情,不僅實現了視覺移動,更讓觀眾實現了身體移動。而《搶奪》(《Snatch》)則加入了游戲互動的環節,在觀看電影過程中,觀眾可以參與犯罪行動,通過快速反應協助同伙打開保險箱,手快手慢分別進入不同的故事結局,娛樂性大大增加。據悉,在這次威尼斯電影節上有22部VR電影展映,其中有4部華語片,包括《自游》《拾夢老人》《窗》以及《家在蘭若寺》。其中,VR動畫《拾夢老人》已經與國內觀眾見面。
     
      VR電影才剛剛起步,隨著技術的逐漸完善,VR毫無疑問給影視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但高成本、制作繁瑣與作品稀缺也是顯而易見的短板。與傳統電影相比,VR電影高昂的制作成本成為制作人難以逾越的難題之一,一部5分鐘的動畫VR影片的投資大概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后期的人力成本也非常高。VR影片的制作周期相對較長。片長56分鐘的《家在蘭若寺》,其制作時長達10個月。此外,制作VR電影的成本只是眾多難題的冰山一角,VR電影面臨的技術瓶頸、敘事邏輯、拍攝制作、軟硬件技術方面的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同時,長時間佩戴VR設備容易讓人產生不適,目前VR影片大多數都控制在20分鐘上下,長時間觀看出現眩暈的問題也需要注意。(劉國信)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女子跳河輕生 因穿棉衣漂浮水面被凍僵 女子跳河輕生 因穿棉衣漂浮水面被凍僵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