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媒體總編輯成都論道 2018媒體深度融合論壇舉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04






    “2018媒體深度融合論壇”現場

      自“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元年”開啟以來,各大傳統媒體“搶灘登陸”,整合資源、轉型升級,利用傳播技術的進步迭代,紛紛建立融合平臺,推動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大勢。


      5月4日,由四川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中國報業協會、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上汽大眾、雅居樂集團、成都聯通支持的“2018媒體深度融合論壇”舉行。全國媒體總編輯、新媒體負責人、知名專家學者相聚成都,探討媒體融合經驗,探路媒體融合前景。


    封面新聞與中山大學廣東省輿情大數據與仿真分析重點實驗室簽約

      會上,封面新聞還達成多項合作簽約。封面新聞與中山大學廣東省輿情大數據與仿真分析重點實驗室簽約,將共建用戶行為交互實驗室。封面新聞與四川大學四川省社會輿情與信息傳播研究中心簽約,將共建輿情智庫研究基地。封面新聞與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簽約,將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封面新聞與中譯語通簽約,將共建大數據研究院。


      媒體融合發展 需要精誠合作的“朋友圈”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傅思泉

      論壇上,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傅思泉首先上臺致辭。他表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有效路徑。依托川報集團辦報辦刊的深厚歷史底蘊,以川報觀察和封面新聞兩大拳頭產品為帶動,川報集團的融合格局正加快形成。“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征程中,不斷改變的是信息介質與傳播方式,永遠不變的是導向鮮明的‘正能量’、精誠合作的‘朋友圈’和開放共贏的‘生態鏈’。”傅思泉說


      當前,都市媒體走向了融合發展的重要關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也面臨著新時代的新機遇,以什么樣的思路和什么樣的狀態來引領?


    中國報業協會副秘書長胡線勤

      中國報業協會副秘書長胡線勤出席論壇時致辭說,媒體融合的發展決定了今后的走向。推動都市類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一要堅持互聯網思維,以互聯網+的思路和面向未來的眼光,推動媒體融合要懂網、懂端、懂技術、開發技術,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來改造傳統媒介。二要堅持強化優勢,在正聲喧嘩的輿論場保持清醒,提高原創內容生產能力,堅定正確的價值導向,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三要堅持加強創新變革,發揮都市類媒體一直以來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優良基因,面向市場不斷變革體制、機制、流程,為傳統媒體融合轉型創出一條新路。


      渠道為王的時代已經結束


      媒體平臺化是融合發展的方向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

      當新的渠道不斷出現,媒體融合將何去何從?論壇上,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說,在網絡化關系社會中,不能簡單地把媒介作為一種技術,要思考新技術下轉向實踐的傳播。他認為,網絡化社會關系中,平臺媒體化是趨勢。媒體的融合,有個重要的方向即是媒體平臺化。“以封面新聞為代表,正是專業媒體多路徑嘗試平臺化話的實踐操作。在借鑒商業平臺技術、算法、AI方面的技術創新和產品思維等優勢方面,封面新聞不斷在做,也會做得更好。”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指出,在當前的媒體融合下,存在一定的誤區,比如“以做強做大自身為依歸,強化傳統媒介到兩微一端的傳播能力”,但如果前提不是以市場本身的變化、需求本身的變化來作為歸宿點,而是單純投入技術、資金做大做強,并不能達成提高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初衷。


      在移動互聯網形勢下,傳媒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值得我們去關注。“渠道為王的時代早就終結了,過去,我們傳統媒介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很大因素是我們對于渠道的占有,但今天萬物皆為渠道。媒體融合,僅僅在有限的幾個渠道之間做整合、加法、疊加,這種道路本身是有很大問題的。”在他看來,今天做傳統媒介,一定要考慮到用接力、滲透、轉換這樣一些概念來打造我們的傳播產品,必須要依賴于非常主流的社交鏈條的傳播、算法鏈條的傳播。


      深度融合整體轉型


      追求價值變現是媒體人的責任


      當下的傳媒環境瞬息萬變,信息生態仍在發生著不可預知的改變,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介入成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媒體融合方向在哪里,如何從“兩張皮”如何走向深水區?


    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

      來自全國媒體一線的總編輯們或許更有發言權。新華日報社黨委委員、揚子晚報總編輯王文堅結合揚子晚報的發展實踐,現場分享了《走向深融的四個方向性選擇》。


      追求流量變現還是價值變現,提倡視頻優先是否就要放棄新聞的可視化,新媒體產品應該全面出擊追求大而全還是專注優勢領域只做擅長,迷信賦能還是自搭場景?王文堅現場的“四問”,觸及問題的根本,直擊每個人的內心。在王文堅看來, 追求價值變現才是有情懷的媒體人最應該做的事情。“內容是最好的算法,故事是最好的編程。”


    華西都市報社社長、封面傳媒董事長兼CEO李鵬

      作為“東道主”,華西都市報社社長、封面傳媒董事長兼CEO李鵬分享了他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思考。當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正在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正在實施的“121戰略”,即強化互聯網+,落實“移動優先”,按照“一支隊伍、兩個平臺、一體運營” 的“121戰略”,推動媒體融合邁向更深層次、更全面系統的2.0版本,探索媒體融合的“封面路徑”。李鵬表示,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目標就是要以技術+內容為雙輪驅動,打造智能+智慧+智庫的一流智媒體。(記者 張想玲 見習記者 楊金祝 攝影 譚曦)


      轉自:封面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智新時代,致新時代,邀您攜手同行

       8月23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世紀廳,錢江晚報 "智新時代--新媒體產品北京發布會 "在這里舉行。在這四款新產品的背后,飽含著錢江晚報始終沒有忘卻的理想:不離媒體情懷,不棄科技之力,不懈創新投入,不忘為用戶創造價值。
      2017-08-24
    • 自媒體圖書閱讀適可而止

      “劉備我祖”精選微信公眾號里閱讀量高的文章收入《新史記·秉筆畫時代》 ,以“史記體”評論當下社會熱點、風云人物。
      2017-09-08
    • 喻國明:渠道為王的時代早已終結,媒體融合要“化敵為友”

      喻國明:渠道為王的時代早已終結,媒體融合要“化敵為友”

      “過去有十個渠道的時候,我做到中間水平,就是十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現在一萬個渠道,我還做到中間水平,那就只是萬分之一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如果媒體融合,僅僅在有限的幾個渠道之間做整合、加法、疊加,這種道...
      2018-05-04
    • 喻國明談媒體融合:還沒完成“從0到1”,就開始了“1到100”

      喻國明談媒體融合:還沒完成“從0到1”,就開始了“1到100”

      接受會前采訪時,對于火熱的媒體融合議題,喻國明直接點明,當下媒體融合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僅僅注重端口的組合,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不是先搞清楚市場需求與用戶洞察,屬于還未弄清“從0到1”,就急于要“從1到100”推廣。
      2018-05-04

    熱點視頻

    機票買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業被約談竟無人到場 機票買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業被約談竟無人到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