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8-19





     “南海Ⅰ號”出土文物
    曾夫人漁墓出土銅禮器

      國家文物局近日在京發布“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發布“南海Ⅰ號”保護發掘項目、湖北隨州棗樹林墓地兩項重要考古工作成果。

      “南海Ⅰ號”宋代沉船發現于1987年,2007年運用沉箱進行整體打撈,安置于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14年啟動系統性的保護發掘工作,至2019年船貨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果,開始著手沉船的整體保護。沉船中共出土18萬余件文物精品,展現了我國宋代繁盛的海外貿易體系,對研究我國乃至整個東亞、東南亞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運史、貿易史等有著重要意義,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傳承、我國與沿線國家商業與文化交流提供了堅實論據。

      據介紹,“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和保護發掘工作伴隨我國水下考古30余年發展歷程,是我國水下考古事業快速發展的縮影,堪稱世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之作。

      棗樹林墓地是一處春秋中、晚期曾國公侯墓地,目前已發掘包括兩組曾國國君及夫人合葬墓在內的高等級墓葬54座,出土千余件工藝精美的青銅器、漆木器等隨葬品。這些成果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禮樂制度、階層組織等發展狀況,部分青銅器載有銘文,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曾國在傳世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而包括隨州棗樹林墓地在內近年來鄂北地區多項重要發現連接起從西周早期到戰國時期曾國高等級墓葬考古的完整鏈條,對研究曾國歷史、曾周關系史和曾楚關系史,以及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考古中國”項目是以考古的方法全面、客觀、科學地闡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脈絡以及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解釋何以中國、何為中國等重大學術問題。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推動這一研究項目邁向深入。(國家文物局供圖)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陜西考古發掘秦國古酒,2000多年前秦酒重見天日

      陜西考古發掘秦國古酒,2000多年前秦酒重見天日

      近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巖村秦人墓葬的發掘結果:出土了不同材質的文物約260余件,其中引人矚目的是在一件密封較好的銅壺里,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的古酒。
      2018-03-19
    • “考古中國”公布4項重大考古成果

      國家文物局近日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公布了4項重要考古成果。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均發現自各地基本建設考古項目。
      2019-05-14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