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的《年中經濟觀察》來關注消費。今年上半年,消費市場表現可圈可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加快,市場活躍度在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哪些地區和領域的消費增長更突出?有關部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等西部地區的縣域充電樁增加尤為突出。充電樁多了,給當地的消費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今天的記者觀察就從貴州的一個小鎮開始。
一大早,一碗貴州當地特色的“牛肉粉”將貴州省遵義市龍坑鎮的黔北國際汽車城“喚醒”。雖然汽車4S店還沒開門,但來看車的消費者已早早開始了等候。汽車城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五個新的汽車品牌入駐這個汽車城,帶動客流量增長20%;汽車城汽車的銷售額近15億元,其中新能源占比達到了45%。
記者在現場數了一下,至少有100多款新能源汽車參與了今年的汽車下鄉活動,不但款式更多,越野車、家用廂式貨車等符合鄉鎮市場的車備受青睞。走進這家4S店,銷售人員正忙著為顧客提供咨詢和試駕體驗,忙得不亦樂乎。
和新車銷售員一樣忙碌的,還有為新能源汽車安裝充電樁的服務人員。當地供電局在汽車城里派駐了駐店經理,為消費者辦理新能源汽車電表安裝手續。在這家從事充電樁銷售的門店里,偌大的店只剩下兩個前臺接待人員,其余的人員全部到現場忙著安裝充電樁了。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現,新能源車銷售的火爆和充電網絡布局的日益完善,催生了一種新的消費業態。在遵義桂花山、新舟、鴨溪等鄉鎮的露營營地,每到周末都會聚集不少新能源車主。在新能源車的電力支持下,炎炎夏天來一杯加冰塊的茶飲,便攜式風扇吹來涼風,享受一場夏日“純電露營”已然成了時下一種休閑消費新潮流。
消費新需求也讓縣域的戶外裝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走進這家戶外露營店,小到便攜爐具、睡袋,大到帳篷、戶外燈具,一應俱全。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縣域公共樁增量為11.9萬臺,同比增長96.7%。隨著充電樁設施完善,更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不僅激活了汽車消費潛力,也促動消費與產業的良性循環。
以“新”破局 首發經濟提升城市消費熱力
看完鄉村的消費再來看城市。今年上半年,首發經濟蓬勃發展,特別是上海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四川成都首店落戶395家,海內外首店累計落戶總數突破了4000家。在成都著名的春熙路商圈,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個首店首展首秀推出。
記者到成都采訪時,正趕上一場中國古代建筑模型展在春熙路商圈首次開展,精美的模型、精湛的工藝吸引了眾多游客。
今年上半年,像這樣的首發活動就有110多場。在承接春熙路商圈首發活動策劃和執行的企業,雖然已是下班時間,辦公室里依然有很多工作人員在忙碌。
記者在這張排期表里看到,在春熙路辦首發活動的除了來自國際連鎖品牌企業,也有不少本土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不久,成都本土企業聯合舉辦了一場科技首發展,展出了國內前沿的多款消費新品,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記者找到了參展的其中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她正在忙著企業展廳新品的布置。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首發產品頻頻亮相的背后靠的是科技創新和生態培育。今年4月份,他們在成都成立了創新中心,并推出了全國首個鴻蒙技術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已與多家企業聯合研發推出十余款新品。
為了讓首發經濟更有活力、更可持續,成都在今年年初整合多方資源,從企業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支持,還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務等領域支持應用場景建設,開通首發經濟服務的綠色通道,鼓勵首發首用。截至目前,已納入培育發展重點企業60余家,在春熙路推出首發新品60余款。
豐富的首發活動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也給傳統老商圈注入了新活力。根據當地商務部門測算,今年上半年,首發經濟帶動錦江區消費同比增長6.8%,增幅明顯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這張全國首店增量地圖上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數據重點監測的24個城市新開品質首店數量達2664個,同比增長21%。其中,上海、成都、深圳、重慶等城市增加數量靠前,廈門、天津、南京等城市增速較快。上半年,概念店、形象店等新型實體門店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30%。
交旅融合“圈”出文旅消費大市場
今年上半年,商品消費平穩增長,服務消費加快,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提升。特別是假日消費拉動作用增強,與此相關的文體休閑、交通出行服務消費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人們的出行半徑越走越長,新的消費體驗也日益豐富。讓我們一起打開“交旅融合”地圖。
翻開這幅“水上黃金旅游線”,從東部地區的天津、上海、廣東,到中部地區的河南、湖北、湖南,再到西部地區的四川、寧夏、甘肅,共覆蓋了23個省(市、自治區)。這36條“水上黃金旅游線”將城市景觀、自然景觀、特色文化、沿海觀光相結合。其中,內河客運旅游成為拉動消費、促進內需的新引擎。
水上旅游線不斷向深度延伸的同時,今年上半年以來,新開行的75條銀發旅游列車運營線也穿梭于祖國大江南北。去哪兒旅行大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烏魯木齊、昆明、哈爾濱、三亞等長線目的地強勢躋身“銀發族”及“新銀發族”熱門線路。
“五一”期間,60歲以上年齡段旅客的酒店預訂增幅為37%,老年客群需求增速穩居市場前三,“銀發列車”已從交通載體升級為消費引擎。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開行“銀發旅游列車”超過360列。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499元,增長11.8%。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