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旁邊在建高速路,需要密切關注水質,這可馬虎不得。”7月21日一大早,江西萍鄉市湘東區大豐河村級河長陳駕榮,一邊巡河,一邊在“巡河日記”上認真做記錄。
大豐河,位于湘東區大豐村,主河道和支流長約10公里。“以前沿河兩岸的住戶往河里倒垃圾沒人管,時間久了,三四米寬的河流不到兩米寬了,成了垃圾河,成天散發出臭味,村民都是捂著鼻子走。”陳駕榮說。
2017年4月,大豐村創新開展河長制工作,將全村劃分為5個衛生網格責任區和一個國道沿線特別區,聘任6名保潔員和1名垃圾清運員對河段進行承包,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協議,形成村級治水的合力。
“現在只要發現河道內有漂浮物等問題,我打一通電話,保潔員就過來解決了,而且亂丟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了。”陳駕榮每天都要在河邊看一看才放心,“‘河長’不是職務,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為進一步激發村民治河、護河動力,大豐村將河長制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共同推進,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村子建漂亮了,來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們紛紛辦起農家樂……大家腰包鼓了,治河、護河的動力更足了。
“沿著大豐河兩岸散步,特別舒服,每天晚上,出來散步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大豐村村民張玉福說,“這些年變化的不僅僅是生態環境,最重要的是民風轉變了,大家特別珍惜現在的環境。”
大豐村組建了三支志愿服務隊伍,每月定期開展志愿服務、義務宣傳、衛生督導活動,進行衛生評比,獎勵衛生搞得好的村民。“大家愛護生態環境更積極更自覺了。”陳駕榮說。
河水恢復往昔潔凈的大豐村目前已獲批水生態環境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多個項目,并被評為省級水生態文明村,生態保護紅利進一步得到釋放,村民的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
目前,湘東區正積極組織轄區內的官溪村、官陂村,東橋鎮邊山村等村莊申報創建省級水生態文明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讓更多村民共享生態保護紅利。(袁思東)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