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2-05





    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


      核心閱讀 以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為原型開發的“馬踏飛燕”系列文創產品,在保留文物原型特點的同時做了卡通化處理,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文創產品背后有一支年輕的設計師團隊。深入了解文物內涵,關注年輕人審美趣味,精心做好品控環節,是文創設計團隊的工作常態。


      綠茸茸的馬兒咧嘴大笑,形象憨態可掬;馬蹄下的“飛燕”則呆萌可愛,酷似表情包——很難想象,這款毛絨玩偶的原型竟是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銅奔馬。今年,甘肅省博物館推出了以鎮館之寶銅奔馬為原型的“馬踏飛燕”系列文創產品,一上市就受到歡迎,成為該館開發的1000多件文創產品中的銷量冠軍。


      “馬踏飛燕”系列文創產品何以熱銷?有哪些開發“密碼”?記者就此采訪了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


      融入文化元素


      銅奔馬于上世紀60年代出土于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奔跑如飛的側身形象廣為人知,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而從正面看,馬頭往左傾、嘴呈嘶鳴狀,以這一形象開發的文創產品并不多見。


      “博物館從2015年開始推出文創產品,銅奔馬就是首選文物之一,產品有膠帶、書簽、鑰匙扣、耳環等。”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說,博物館于2020年推出IP“神馬來了”,但銅奔馬的形象一直比較板正、嚴肅。


      設計師王偉反復修改方案,打磨半年多,確定了一款新的玩偶形象:從跑姿到站姿,從側身到正面,從嚴肅到呆萌。“年輕人喜歡輕松、可愛的萌寵形象,我在設計之初,就有意添加了幽默元素。比如,銅奔馬彎折的后腿仿佛在跳舞,‘飛燕’一本正經像是在生氣,二者的互動更加有趣。”王偉說。


      “基于萌、潮等審美趨向創作的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馬踏飛燕’玩偶正是切中了這個點。”蘭州大學絲綢之路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沈明杰說。


      “第一眼,這是什么?第二眼,好可愛,趕緊入手!”在甘肅省博文創中心社交媒體賬號下,許多網友被玩偶逗笑并點贊,賬號粉絲數也從不到100人增長至8萬多人。


      崔又心曾與團隊分析,除去產品自帶的文化屬性和設計因素之外,新穎有趣的外觀更容易激起年輕人的分享欲,兼具社交屬性。


      為進一步擴大知名度,文創中心編排“銅奔馬”說唱單曲、舞蹈,積極與網友互動,并進一步開發出微縮掛件等產品。6月27日,上線兩周后,“馬踏飛燕”玩偶一天銷售額近70萬元,創下該館日銷售紀錄,截至目前已經賣出近8萬件,銷售額近800萬元。


      尋找創意靈感


      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現有工作人員近40人,其中設計師團隊15人,90后占80%。“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對流行趨勢更能心領神會,這對啟發文創設計靈感很有幫助。”王偉說。


      2015年至今,甘肅省博物館已推出1000多件文創產品。1000多個創意的背后,是設計人員對館藏文物的細心探察和深入理解。


      崔又心說,文創產品從一個點子到最終成品,平均需要3到6個月。點子或者創意,常常是靈光一閃、稍縱即逝。因此,“團隊每個人都可以提建議、說感受,力爭制作出最滿意的產品。”設計師在開發文創產品時,既要實地觀摩體驗,也會看書、查資料或者看電視劇、紀錄片來尋找靈感,有時,同一件文物要聽七八名講解員反復講解。


      “從產品角度看,一切皆可文創,無非是載體的區別。從文物角度看,要考慮恰當的呈現方式。”談及創意來源,崔又心表示,有時是設計師提出想法,大家進行頭腦風暴,有時是項目制,一個任務分配給2到3名設計師同時創作,擇優確定最終呈現方式。


      在文創產品孕育過程中,產品經理也會介入。面對設計師們天馬行空的創意,產品經理王紅把自己比作“拽韁繩的人”。“比如,用什么材質呈現,是塑料、金屬、樹脂,還是毛絨?尺寸多大,顏色如何搭配?這些細節都由產品經理把關。”她說,即使到了試產環節,發現問題仍會與設計師溝通,直到完善。


      拓展文物生命力


      “馬踏飛燕”玩偶熱銷,設計師們高興之余,又靜下心來思考。


      崔又心說,文創產品讓承載厚重歷史的文物走向大眾,一方面大眾通過產品進一步了解文物,另一方面也會向博物館反饋,甚至希望提供個性化定制產品,“這正是我們期待的,通過博物館與觀眾的雙向互動,進一步拓展文物的生命力。”


      為此,博物館更要嚴格把關文創產品質量。“哪個產品能火,在上市銷售之前無法準確判斷,所以只能小批量生產。但是,許多工廠不接這種數量少卻品質要求高的小單。”王紅坦言,此前推出的一款首飾產品,設計出來后兩年才面市,“我到外地考察了二三十家工廠,最終選定了廣東一家企業,在廠里住了1個多月,既要把設計師的想法傳達給工人,又要把實際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設計師。”


      “文物文創產品更要注重品控,做到品質與顏值并存。我們更注重銅奔馬這個IP的生命力,而不是單獨的一件產品。”崔又心說。如今,團隊仍在積極開發新產品。


      文創產品的“外皮”可以輕松有趣,但最終展示的是古色古香的“瓤兒”。“要用現代方式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沈明杰說,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們對文物產生興趣,繼而才能走近文物本身,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歷史。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能讓原本不說話的文物走進日常生活,傳遞出古老文明的聲音。”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建威表示,甘肅省博物館將以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等為主題,深入挖掘館藏文物資源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設計開發更多的文創產品,推動文物活化利用,不斷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記者 付文)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文創產品怎樣才能脫穎而出

      辦了14屆的文博會,幾乎是一年一度全國文創產品的大集合和大展示,同時也是各種原創設計展示自己力量的一個平臺和機會。這屆文博會上出臺的文創產品基本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大類。
      2018-05-17
    • 為文創企業發展破障礙筑坦途

      為文創企業發展破障礙筑坦途

      工業風的辦公區,墻上貼著各色動漫形象的海報,展架上排滿了卡通模型……這是一家動漫企業的標準風格。
      2019-03-19
    • 文創雪糕吸睛又“吸金”

      文創雪糕吸睛又“吸金”

      五羊石像雪糕、廣州塔雪糕、珠江游船雪糕、沙灣古鎮雪糕……這個夏天,廣東各地景點景區文創雪糕持續“出圈”。不少年輕人和親子家庭專門手持這款雪糕到景區“打卡”、消費。
      2022-08-04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數字文創產品應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再創造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發表了題為“數字化博物館的思考”的主旨演講,他認為數字化博物館有三個階段:數字化在博物館的被動應用、博物館主動擁抱數字化以及博物館的數字化文創開發。
      2022-08-0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