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 國寶如何和年輕人“親密接觸”

      互聯網時代 國寶如何和年輕人“親密接觸”

      “我們這次帶著25件國寶走入了一個時代,戰國、秦、漢,這個時代對于我們來講充滿了創造性和文明的積累,這段歷史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汪洋恣肆的創造力和大氣磅礴的行動力。”
      2018-08-03
    • 北京中軸線文物考古普查年內啟動 西板橋遺跡將原址保護

      北京中軸線文物考古普查年內啟動 西板橋遺跡將原址保護

      西城區恭儉胡同南口有一處圍擋,那里面是一處叫座西板橋的古橋遺跡,這座古橋和一段29米的內金水河河道已破土重現,并將原址保護,考古報告顯示,推測至少明代起橋與河就已存在。今年起,本市啟動中軸線文物考古普查,類似西板...
      2018-08-03
    • 非遺文化傳承需要“新瓶裝老酒”

      非遺文化傳承需要“新瓶裝老酒”

      近日,粵劇大師在線直播非遺文化,吸引了近16萬網友同時圍觀,這是“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的效果。粵劇是非遺文化,是老酒;在線直播是當下流行的傳播方式,是新瓶。老酒要得新瓶裝,老酒新瓶必須相得益彰才能抓穩...
      2018-08-01
    • 我國登記革命舊址、遺址達33315處

      我國登記革命舊址、遺址達33315處

      國新辦3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說,我國保存和遺留了豐富多樣的革命文物資源。據統計,目前全國革命專題博物館和紀念館808家,與近現代重要革命直接相關事件和人物有關的可移動文物49萬件套。我國登記革...
      2018-07-31
    •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指出:支持設立一批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帶動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參與就業人員中建檔立卡貧...
      2018-07-26
    • 五部門聯合印發《涉案文物鑒定評估管理辦法》

      五部門聯合印發《涉案文物鑒定評估管理辦法》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文物局、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涉案文物鑒定評估管理辦法》。
      2018-07-25
    • 老字號牌匾應更有文化內涵

      老字號牌匾應更有文化內涵

      北京的老字號多。這些歷經數百年歲月而依舊魅力不減的老字號,是人們心中公認的高質量品牌。全聚德、內聯陞、同仁堂、六必居、瑞蚨祥、東來順、吳裕泰、功德林……北京人提起它們,如數家珍。
      2018-07-23
    • “準文物”賠償依據不能成謎

      “準文物”賠償依據不能成謎

      去年3月10日晚,一輛廣東省揭陽牌照的水泥攪拌車夜闖潮州牌坊街,在通過“理學儒宗”牌坊時,被牌坊中間的橫梁卡得動彈不得,造成該牌坊正中橫梁裂縫,裂縫寬度為0 5毫米。幾天前,車主石先生收到牌坊街管理辦公室的賠償通知...
      2018-07-16
    • 文物資源可以資產化嗎?

      文物資源可以資產化嗎?

      文物資源具有資產屬性嗎?文物資源可以資產化嗎?資源資產化的本質和意義是什么?近來在文博界圍繞國有文物資產管理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相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2018-07-16
    • 守望敦煌:從旁觀者到傳播者

      守望敦煌:從旁觀者到傳播者

      5月1日,“我在敦煌講壁畫”——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首期營在甘肅省敦煌市敦煌研究院開營。首期招募的10位志愿者,要在敦煌接受培訓后擔任講解員。
      2018-07-12
    •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論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資源,提出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中蘊含著不忘本來、吸收外來...
      2018-07-12
    • 非遺保護視野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非遺保護視野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文化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行為方式、精神產品的總和。傳統節日便是人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是包含人們一定信仰、情感、觀念、儀式、習俗等因素在內的復雜的文化現象。
      2018-07-11
    • 非遺傳播:怎樣凝聚關注的力量

      非遺傳播:怎樣凝聚關注的力量

      對非遺,要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消費環境,讓傳承人有尊嚴、有收入,非遺才能重現活力和生機,才能做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而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支持,中國傳媒大學承辦...
      2018-07-10
    • 申遺成功是保護與傳承新起點

      申遺成功是保護與傳承新起點

      “金榜題名”固然可喜,但不能永遠抱著金榜睡大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并舉,才能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急功近利的過度開發,則可能破壞遺產地的獨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氣質
      2018-07-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