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傳承要見人見物見生活

      非遺傳承要見人見物見生活

      6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據報道,上海從市級層面到16個區,都在舉辦形式多樣的非遺活動,打造非遺活態展示平臺,推進“非遺在社區”項目,促進非遺保護與傳承。
      2018-06-12
    • 用紀錄片探索非遺宣傳的創新之路

      用紀錄片探索非遺宣傳的創新之路

      欄目不斷探索新的講述方式與角度,與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和各大高校密切合作,創作了《年輪》《手藝》等非遺保護主題系列節目。
      2018-06-12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文化遺產走到百姓身邊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文化遺產走到百姓身邊

      “文化遺產”這些年來逐漸成為一個熱詞,每一項稱得上文化遺產的,都經歷了歲月滄桑,飽含著歷史風雨,凝結著情感和知識因子。文化遺產只有走到百姓身邊,才能重新“活”起來;百姓只有感知文化遺產的信息,才能體會歲月積淀的...
      2018-06-11
    • 非遺“活”起來之后,傳承保護還有哪些痛點

      非遺“活”起來之后,傳承保護還有哪些痛點

      在寶山區,經過區非遺保護中心調查研究,幾近消失的非遺美食“羅店天花玉露霜”被成功復原。明天,這項瀕臨消失的手工糕點技藝將再度與市民見面。在黃浦區,4個非遺傳習基地和15個傳承點將同時迎來海派燈彩、上海剪紙、面塑等...
      2018-06-08
    • 非遺大IP之下特色小鎮怎么譜新篇?

      非遺大IP之下特色小鎮怎么譜新篇?

      隸屬黃岡,素有“窯州”之稱的蘄春管窯鎮,近來熱鬧非凡。近百位國際藝術大咖、學界翹楚相聚于此,共同參與了首屆中國·管窯國際陶藝邀請展、“文旅創新”研討會的開幕。藝術家們帶來的各類獨具匠心的藝術作品,更為駐地居民和...
      2018-06-07
    • 非遺“熱”下的“冷”思考

      非遺“熱”下的“冷”思考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現和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和內容,新的歷史時期,必須遵循自身發展規律,既要在堅守和傳承中汲取營養,保持文化定力,也要在發展中看到隱憂,在熱度中保持冷靜,順勢...
      2018-06-05
    • 有法可依,文物保護走上了規范化軌道

      有法可依,文物保護走上了規范化軌道

      作為山西省太原市的老城區,杏花嶺區歷史積淀深厚,文物資源較為豐富。全區共有文物單位106處,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掛牌保護的文物單位77處。
      2018-06-04
    • 非遺文化產業中農村女性的智慧力量

      非遺文化產業中農村女性的智慧力量

      6月9日是我國的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由此想到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美麗群體:近年來,農村女性在傳承多彩非遺,發展文化產業,創造美好生活,致富家庭,改變命運,提升...
      2018-06-04
    • 讓世界傾聽中國非遺故事

      讓世界傾聽中國非遺故事

      伴隨著世界認知中國、中國走向世界,越來越多承載著中國文化豐富內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邁開了“走出去”的步伐,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文化的魅力。
      2018-05-31
    • 新時代為戲曲發展提供了最大機遇

      新時代為戲曲發展提供了最大機遇

      中國戲曲藝術吮吸了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學精神滋養,浸潤于數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積淀,承載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精神追求,架構起中國人獨有的情感表達方式,創造出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族藝術形式。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
      2018-05-31
    • 越野車挑戰梯道爬坡碾碎千年古寺石梯 駕駛員或將獲刑

      越野車挑戰梯道爬坡碾碎千年古寺石梯 駕駛員或將獲刑

      27日下午,兩輛越野車在宜賓市高縣勝天鎮紅巖山景區千年古寺——“流米寺”人行爬坡梯道上行駛,導致石梯被輾碎,令人痛心。而駕車男子嬉笑作樂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也引起了宜賓警方高度重視。28日凌晨0:40,兩名違法人員被...
      2018-05-30
    •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填補世界空白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填補世界空白

      經過16年的不懈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有了總體性認識,用考古資料明確了中華早期文明的發展從多元到一體的路線。5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北京大學文...
      2018-05-30
    •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 “見物”更要“見人”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 “見物”更要“見人”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三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圍繞“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的現狀、發展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2018-05-30
    • 名人故居保護之路:文物活化利用的良方如何開?

      名人故居保護之路:文物活化利用的良方如何開?

      由于自身蘊含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等多種因素,“名人故居”一直比較受關注。只不過,在漫長的時間里,有些名人故居狀況較好,有些成為“大雜院”,不復原貌。這些故居應如何保護?記者此間相繼走訪了位于北京的楊椒山祠、龔自珍...
      2018-05-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