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國家大劇院越劇藝術周4月揭幕(圖)

      第二屆國家大劇院越劇藝術周4月揭幕(圖)

      記者29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繼2014年舉辦首屆“越劇藝術周”之后,4月14日至5月5日,國家大劇院第二屆“越劇藝術周”將與廣大戲迷、觀眾見面。
      2018-03-30
    • 專訪京劇名家張正芳:年近九旬仍傳藝 對藝術嚴謹

      專訪京劇名家張正芳:年近九旬仍傳藝 對藝術嚴謹

      近日,京劇名家、荀慧生嫡傳弟子張正芳在接受記者專訪,分享了從藝、執教多年的獨到感悟。她說,自己一輩子都喜歡戲,雖然年華老去,但依然希望為弘揚京劇、國粹藝術的傳承做出應有貢獻。
      2018-03-30
    • 非遺手工藝:借助創意 重回當代,重回日常

      非遺手工藝:借助創意 重回當代,重回日常

      古老的非遺正在華麗轉身,借助創意,攜手設計師或藝術家,那些歷經千百年流傳的傳統技藝,或變身內秀的文創產品,或變身炫酷的裝置藝術作品,甚至與包括文學詩歌、表演藝術在內的不同藝術領域展開跨界,向人們呈現出非遺優雅“...
      2018-03-30
    • 依文-中國手工坊的創始人:她助繡娘養活自己養活家

      依文-中國手工坊的創始人:她助繡娘養活自己養活家

      讓繡娘們夢想成真的人叫夏華,依文集團董事長、依文·中國手工坊的創始人。在她看來,“正是因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動,才讓中國繡娘有機會來到這里,讓世界有機會看見全球設計師和從大山走出來的繡娘們在一起時...
      2018-03-30
    • 專家學者研討:如何加強青少年書法教育 傳承書法文化

      近些年來,傳承發揚書法文化,正逐步成為社會共識。一方面,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新、卓有成效的工作,書法事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書法...
      2018-03-30
    • 青海:傳承優秀文化振興傳統工藝在行動

      近年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省各級文化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廣大群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意識不斷深化,相關工作次第展開,工作成效逐漸顯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國非遺傳承人群...
      2018-03-30
    • 福建公布第四批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福建省公布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83人入選,其中包括一名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傳承人,這是港臺人士首次入選福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至此,福建省已有735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18-03-30
    • 地方戲要當好鄉土文化表達者

      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地方戲與生俱來的特征。不同地區的地方戲,反映的是不同地區的鄉土味,體現的是當地的鄉土文化與生活風貌。鄉村要振興,文化應先行。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地方戲,理應當好鄉土文化的表達者,為鄉村振興注入文...
      2018-03-30
    • 福建傳統工藝的現代傳承:非遺+現代設計

      福建傳統工藝的現代傳承:非遺+現代設計

      當天,福建文創(西湖)市集——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專場在福建省美術館展廳及廳前廣場舉行。本次專場活動以“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為主題,由市集、展覽、演出三部分組成,市集共設計攤位80個。
      2018-03-30
    •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出臺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出臺

      近日,河北省財政廳、河北省文化廳聯合印發《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該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省級非遺小鎮創建、國家和省級重大戰...
      2018-03-30
    • 全國文化遺產家底已基本摸清 讓非遺“活”在當下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表示,全國文化遺產家底已基本摸清,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87萬項。至今,我國已有39項非遺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位列世界第一。他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
      2018-03-30
    • 舌尖上的“非遺” 留存一座城的味道

      濟南就是一座美食之城,多少令人流連的老字號,品一道招牌菜,就是在回味一段歷史;多少“名優小吃”,嘗一口“絕美口味”,就能覺察到當地人熱情、淳厚、樸實的真情義。而這其中,不少美食已被列入了各級非遺名錄,那些歷經歲月的味...
      2018-03-30
    • 上海昆劇團:40年春色正濃 面對藝術繁榮走好未來路

      回眸40年,上昆薪火傳承,形成“文武雙全、行當齊備”的藝術特色,擁有眾多經典戲碼和創新作品,可謂當今最活躍的昆曲藝術團體。特別是這兩年來,上昆創排的《臨川四夢》、全本《長生殿》的轟動,為劇種復興與繁榮點燃了生命力。
      2018-03-30
    • 國家京劇院副院長:建造戲曲文化傳承創新工程

      中國戲曲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可以說意義重大。戲曲不僅一般地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而且最終鑄成中國文化的品牌特征和民族魅力。
      2018-03-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