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奇藝宣布關閉前臺播放量數據 摒棄流量導向模式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06





      就在網絡獨播劇《延禧攻略》播放量突破150億次的喜報傳來之時,播出平臺愛奇藝卻在本周急流勇退,宣布要關閉前臺播放數據。這意味著,愛奇藝就此退出各家視頻網站動輒以播放量來比拼熱度、一較高下的競技場。


      作為視頻網站三巨頭“優愛騰”之一的愛奇藝,這種“一個退群”的行為,真的能夠力挽狂瀾、終結“流量迷信”嗎?生于斯長于斯的流量導向模式,并非此一舉就可按下暫停鍵,圍繞著“流量”而生的“刷量”產業鏈、“流量藝人”等頑疾,早已根深蒂固。


      拒絕“流量為王”


      改為復合評價體系


      根據愛奇藝方面發布的聲明,此次關閉前臺播放數據,主要是因為視頻內容播放量并非是評價作品優質、受歡迎與否的唯一指標。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大量的優質作品因為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體系被埋沒。不少從業者更將播放量簡單攀比,扭曲了創作初心,甚至滋生出刷量等違法或者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


      愛奇藝方面宣稱,將自聲明公布起正式關閉前臺播放量顯示,嘗試結合內容作品的美譽度、社會影響力、價值導向等多個因素,搭建一個更為多元、綜合權重更為合理的熱度評估體系。據介紹,用來替代播放量的數據體系“內容熱度”,更側重以用戶的互動行為來做評價標準。“我們將增加熱度排行榜、內容既往熱度曲線、峰值熱度排行榜等數據,供用戶做更好的內容選擇。”王曉暉說。


      目前,打開愛奇藝的電視劇播放頁面,已經無法看到傳統的視頻播放總量,而是以“熱播榜”的形式向用戶推薦。


      迷信“流量藝人”


      “流量劇”行不通


      愛奇藝此舉,顯然是針對這兩年來逐漸風行的“流量導向”。視頻網站傳播力日盛之后,這種“唯播放量決定論”“以流量定勝負”的風氣開始悄悄滋長。不經常在網站刷劇、刷綜藝的人,隔三差五會發現通過一部小眾網劇出道的新面孔,在傳統主流媒體渠道籍籍無名,在網絡端卻炙手可熱。早期通過網劇出道的演員黃景瑜、許魏洲,憑借網綜一躍而紅的王嘉爾,以及最近通過《鎮魂街》圈粉的朱一龍、白宇,都是典型的“流量藝人”。


      “流量藝人”專指能夠帶來巨大播放量的藝人。以自帶話題討論度的明星鄭爽和楊冪為例,其在視頻網站內部常常就被看做是“流量藝人”的代表,一旦有她們出現的活動、劇集和綜藝作品,往往都能帶來巨大的播放量。


      正如收視率之于電視臺,流量變成了衡量互聯網內容火熱程度的衡量標準之一。能否在劇集和節目中邀請到“流量藝人”,也成為判斷一個網絡內容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標,而真正關乎內容質量和品相如何的班底配置、演員表演和制作水平則退居其次。以今年暑期檔為例,多部原先有“爆款相”的劇作卻最終口碑播放不佳,像鹿晗、關曉彤出演的《甜蜜暴擊》,吳磊出演的《沙海》,楊洋出演的《武動乾坤》等,僅憑借藝人本身的流量吸引力并不足以支撐劇集口碑,而最終導致了多部“流量劇”的高開低走。


      “刷量”注水造假


      行業陷劣幣驅逐良幣


      對愛奇藝來說,最終促使其暫停流量導向的重要原因,來自于“刷量”產業鏈對行業損傷極大。《人民日報》評論員周珊珊就指出,流量是市場機制下眾多衡量指標中的一種,本身沒有問題,但單純強調“流量為王”、唯流量馬首是瞻,就可能催生急功近利的現象,“市場上一些流量造假等惡性競爭的行為,滋養出運轉成熟的造假灰色產業鏈,使得整個行業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窘境。”


      行業觀察者納蘭驚夢指出,流量的注水現象大量存在,刷量的公司機構也大有人在,“流量藝人”帶來的流量到底是真是假難以判斷,就會干擾到正常的影視內容創作。行業媒體“影藝毒舌”主編楊文山也表示,愛奇藝深受其害,就在不久前視頻刷量第一案一審落槌,愛奇藝起訴杭州刷量公司不正當競爭,終于迎來一審判決結果。愛奇藝索賠500萬,最終獲賠50萬。“這一定程度上對于行業會產生一定警示,關閉前臺播放數據,讓一切刷量行為真正意義上失去了土壤。”他說。


      楊文山指出,公開前臺播放數據也不屬于國際慣例,美國流媒體Neflix就一直對視頻播放數據持保密做法,始終未披露過相關數據。對于劇集的受歡迎程度,Netflix最開始使用5星評分系統,現在則使用“喜歡/不喜歡”的評價方式,而用戶在前臺也看不到“喜歡/不喜歡”的統計數據,該信息只作為內部參考。


      “作為三大視頻網站之一,愛奇藝單方宣布‘退群’,不管騰訊視頻、優酷等平臺是否會跟進,都對原有‘唯點擊量’構建的視頻網站競爭體系造成了沖擊。”在楊文山看來,從長遠來看這對于行業發展是好事,它揭開了數據造假這件“皇帝的新裝”,重新贏得人們對于視頻網站內容評價體系的信任。不過,如今只有愛奇藝一家宣布關閉前臺播放數據,其他主流視頻網站并未跟進。楊文山直言,此舉并不能根本改變流量導向的視頻網站市場,而目前不少第三方數據平臺依然能夠查詢到愛奇藝方面的播放數據,這也讓愛奇藝這次的“大動作”打上了一定的折扣。(記者 李夏至)


      原標題:愛奇藝宣布關閉前臺播放數據,退出以播放量一較高下的競技場 一個“退群”,能終結“流量迷信”?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網絡視頻平臺沒有社會道德底線 流量就成社會流毒!

      傳播“未成年人懷孕生子”并引發效仿;直播呼叫轉移到110浪費大量警力;視頻傳授獵捕野生動物技術,視頻惡搞張嘉譯走路姿態……近來,快手、抖音、火山小視頻、內涵段子等網絡視頻平臺一再被推上風口浪尖,頻頻被打上突破社...
      2018-04-11
    • “流量明星”+“爆點”,難以回應觀眾的專業期待

      “流量明星”+“爆點”,難以回應觀眾的專業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以明星導師為最大看點,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屢屢引發熱議。在好幾檔節目中,一些導師不專業、“和稀泥”的態度激起了觀眾的強烈不滿,另一些導師則因為專業的講解、認真嚴肅的評審態度而“圈粉”無數。
      2018-04-17
    • 模仿“網紅”短視頻 要這流量有何用

      你完全能從短視頻平臺上風格各異的視頻中得到“快樂”。比如有人給自己的孩子挖坑,拿透明膠帶設置障礙;有人在地鐵上撩“小姐姐”,惹來路人的詫異眼神……這些“有毒”的視頻,15秒一段,填滿你的業余時間。
      2018-06-01
    • "IP+流量演員"過時 暑期檔國產片打造個性品牌

      今年電影暑期檔類型豐富,大片層出不窮,其中,進口片依然是大IP、續集當道,相較之下,國產電影有了新變化,曾幾何時滿屏可見的“大IP+流量演員”的模式逐漸式微,業界不再迷信靠粉絲、流量撐起票房,導演、演員們積極尋求突...
      2018-06-07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