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娃哈哈正式宣布演員許光漢成為娃哈哈純凈水、蘇打水系列產品的代言人。而兩天前,娃哈哈創始人兼董事長宗慶后也開始“觸電”直播。不過,宗慶后直播不賣貨,只送貨,而送出的產品正是娃哈哈不久前打造的“四大電商”之一——康有利大健康電商平臺推出的新品。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連串動作背后是娃哈哈中年危機的焦慮,換代言人、電商直播是娃哈哈應對中年危機的方法。然而,娃哈哈這一傳統零售企業作為電商界的新兵,能否攪動一池春水尚未可知。
簽約新代言人
5月31日,娃哈哈宣布許光漢成為娃哈哈純凈水、蘇打水系列產品的代言人。
“考慮到純凈水面對的巨大市場是一個個具體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的消費者需要一點新鮮的沖擊,一點感性的突破。”娃哈哈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1996年,為了幫助娃哈哈純凈水打開市場,宗慶后簽下了當時頗有名氣的歌手景崗山,從此開啟了中國本土品牌邀請明星代言的先河。
兩年后,剛出道沒多久的王力宏成為娃哈哈純凈水的代言人,其拍攝了人生中第一支廣告片,廣告歌《愛你就等于愛自己》隨之風靡大街小巷,袁泉、劉濤等演員也都曾參演過純凈水的廣告片,娃哈哈和王力宏一合作就是20多年。
2019年12月底,王力宏被娃哈哈解約代言人上了熱搜。在某種程度上,這不僅是解約,更是被嫌棄。因為宗慶后之女、娃哈哈集團的公關部部長宗馥莉直言不諱:“因為他年紀大了,有審美疲勞。”
業內人士認為,在代言人一事上忌諱“年紀大”、擔心“太老”,這種對歲月的恐慌,其實也是娃哈哈整個公司心態的一種映射,換言之,娃哈哈已經有了中年危機的焦慮。
宗慶后直播首秀
除了簽約新代言人,在兩天前的抖音平臺“浙商思維”直播間,宗慶后開啟了直播首秀“送貨”。據介紹,此次直播宗慶后共送出價值約300萬元的娃哈哈康有利大健康電商平臺新品。關于是否會再次直播,娃哈哈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根據未來業務發展需要而定。
對于送貨的原因,宗慶后在直播間稱,“此次直播送貨是希望消費者在品嘗完產品之后,能對產品的口感、質量等方面提出建議”。
在直播過程中,宗慶后憨厚耿直的表現“圈粉”了不少網友。他以“吃播”的方式展現對產品的喜愛,并表示“刺梨C片自己都會一次吃一板8粒”。
同時,宗慶后透露,康有利大健康電商平臺將攜手浙商銀行推出“10萬創業者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六年前,在2014年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上,宗慶后曾痛批“網店搞亂了既有的價格體系,致使企業產品賣不出去,一些企業甚至只能關門歇業,這進一步造成了更多人失業”。對于馬云在2016年提出的“新零售”等概念,宗慶后也直言是“胡說八道”。
可見,曾經揚言“電商沖擊不了娃哈哈,馬云新零售純屬扯淡”的宗慶后,終究在行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和企業業績連年走低的情況下,主動求變、新增電商賽道。
關于宗慶后對電商態度轉變的原因,娃哈哈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直以來,宗慶后并不反對電商,他反對的只是燒錢買流量、售賣假冒偽劣產品、不交稅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事實上,他對電商始終抱有開放且理性的心態,一方面充分認可電商在創造就業、促進產品流通、反哺實體發展方面的價值;另一方面堅決反對燒錢、售假、不交稅等不合理行為。當電商行業逐步走向規范和成熟,并且與娃哈哈的發展方向相契合,他是十分愿意去‘擁抱’它的。”
流量焦慮
簽約“90后”代言人、掌門人直播送貨、布局四大電商,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后不僅是宗慶后對電商態度的大反轉,更是源于33歲娃哈哈的中年危機焦慮。
娃哈哈在1987年起步,憑借兒童營養口服液起家的它,以豐富的產品和強大的渠道,構建了一個“飲料帝國”。良好的業績曾讓宗慶后放出豪言壯語,稱娃哈哈不差錢。在2010年娃哈哈銷售額突破500億元時,宗慶后曾定下三年內銷售額破“千億元”的目標。
不過,三年后,當娃哈哈的銷售達到783億元的頂峰之后,業績就開始逐年下滑。數據顯示,2014,娃哈哈營收為728億元,而到2017年已經跌至456億元,五年縮水超300億元。
直至2018年,也是娃哈哈與社交電商正式“觸電”的一年,娃哈哈營收實現扭轉達到468.9億元。對于2019年的業績,宗慶后曾透露,銷售額將增加50%,有望超過500億元。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電商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種,流量依然是最重要的硬通貨,但娃哈哈推出四大電商并不符合當前實際情況。
快消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認同:“如今早已不是流量爆炸的互聯網上半場,當下互聯網流量入口早已被阿里、京東、拼多多、小紅書等頭部平臺所分割,并且對標娃哈哈這幾大平臺的電商也大有人在,在這種時局下,娃哈哈想要在電商領域做到與線下規模比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線下實體經濟線上化困難重重,目前娃哈哈這些年輕態產品還沒有完全滲透進入年輕人的中心圈層,化解中年危機的革命尚未成功,娃哈哈還需努力。”鮑躍忠進一步說。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