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少時代質感的翻拍,這種“致敬”好尷尬

      正在拍攝的新版 《流星花園》日前公布了一段預告片花,許多看過17年前 《流星花園》的觀眾直言,表演浮夸、配音出戲,很難與原版相提并論。記者發現, 《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 《絕代雙驕》 《金粉世家》 《新白娘子...
      2018-06-05
    • 5月泛娛樂行業融資下滑 自媒體融資受關注

      5月泛娛樂行業融資下滑 自媒體融資受關注

      剛剛過去的5月,與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本市場表現整體較為平淡,融資數量和資金規模與上月相比都有較大下降;截至5月31日,包括光線傳媒、巨人網絡、中國國旅等在內的一百多家文化和旅游類企業公布了2018年一季報業績,其中超六成...
      2018-06-04
    • 影視圈"陰陽合同"引關注 明星納稅"不能說的秘密"

      知名主持人崔永元的一條微博,讓影視圈“陰陽合同”成為時下業內外關注的熱點話題。而這個“秘密”,在從業者看來卻早已成為影視圈里的行業潛規則。伴隨近些年來影視行業的持續高溫,影視明星的酬勞也在水漲船高,他們又是如何...
      2018-06-04
    • 獨角獸企業緣何成長這么快?

      獨角獸企業緣何成長這么快?

      獨角獸企業,一般指創辦時間相對較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企業。如今,全球每5家獨角獸企業里,就有2家出生在中國;全球十大獨角獸企業中,一半來自中國。當“獨角獸”成為各種榜單、論壇、文章的熱詞,許多人贊嘆中國新動...
      2018-06-04
    • 文化和旅游部查處丑化惡搞英雄烈士等違法違規信息1.7萬條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部署查處丑化惡搞英雄烈士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嚴肅查處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嚴管網絡動漫等互聯網文化市場,進一步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
      2018-06-01
    • 電視劇為何屢屢掉進“邏輯黑洞” 為編而編脫離生活

      現實題材井噴,是2018年以來國產電視劇創作最突出的特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有超過20部現實題材劇上星播出,第二季度也延續這一勢頭。鑒于2017年立項的現實題材劇占比高達59%,可以預見,反映人們當下生活的劇集將在很長一...
      2018-06-01
    • 模仿“網紅”短視頻 要這流量有何用

      你完全能從短視頻平臺上風格各異的視頻中得到“快樂”。比如有人給自己的孩子挖坑,拿透明膠帶設置障礙;有人在地鐵上撩“小姐姐”,惹來路人的詫異眼神……這些“有毒”的視頻,15秒一段,填滿你的業余時間。
      2018-06-01
    • 李道新:努力實現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目標

      李道新:努力實現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目標

      近年來,作為國家知識構建、價值訴求和創新工程的一部分,中國電影學派積累了不可多得的經驗啟示,顯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在中國電影學派的認知視野和創造驅動中,中國電影也將進一步獲取應有的主體性和自信心,在中華民族...
      2018-05-31
    • 中國電影市場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兩百億的寓意

      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拿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2 18億元的總票房超越同期的北美市場,先后刷新全球單一電影市場單日、單周、單月和單季度票房紀錄。其中,國產電影票房15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3%,國產電影票房占全...
      2018-05-31
    • 國產兒童電影屢遭詬病的背后

      國產兒童電影要提升質量,需要中國電影在整體上達到足夠成熟的工業水平和制作經驗,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2018-05-31
    • 經典改編應成為文化創新的新起點

      對經典作品的改編與重拍一直是觀眾熱議的話題。近年來,除了四大名著的重拍外,還有三隊“楊家將”、兩個“李小龍”、三部“封神榜”、四個“孫悟空”、兩位“白娘子”、四個“關公”陸續重現熒屏。對此,專家、觀眾有褒有貶。
      2018-05-31
    • 現實題材劇的"偽現實"尷尬

      2018年被業界冠以“現實題材回歸年”,有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備案的276部電視劇中,當代題材高達173部,占比62 6%。但與數量不符的是,與去年同時期佳作頻出相比,今年的現實題材劇還沒出現一部口碑、收視俱佳的“爆款”,...
      2018-05-31
    • 體育題材影視制作迎來好時機

      反映我國乒乓球輝煌歷程的電視劇——《奪金》目前已經完成近半的前期拍攝工作,預計今年之內就能完成全部拍攝。本月初,該劇已發布海報和劇照。
      2018-05-30
    • 網劇已經翻身了 網絡大電影還會遠嗎?

      2015年,85后導演張濤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網絡大電影《道士出山》,名字顯然是模仿了同一年陳凱歌的大片《道士下山》。但模仿對象都賠了,制作成本只有28萬元的《道士出山》卻賺了2400萬元的票房。
      2018-05-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