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號未來必將更加閃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3-23





      全國兩會期間,針對老字號發展的討論可謂不少。“‘老’是老字號的優勢,但是‘老’也有可能成為包袱,有些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一直躺在‘老’上,存活就很困難。”“‘老字號’是中國百年商業大潮中大浪淘沙留下的珍品。要堅守傳統、堅守品質,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老字號’才能歷經風吹雨打始終屹立不倒。”


      傳承與創新無疑成為了這些委員和代表們的一致觀點。


      “中華老字號”是中國古代手工業的傳承,代表當時社會人文生活的繁榮,傳承至今成為一種“品牌”體現。


      走在北京的前門大街,全國“中華老字號”最為集中的一個區域,“東來順”“都一處”“天福號”“內聯升”“瑞蚨祥”等鱗次櫛比。但2009年“十一”長假后短短幾個月間,部分老字號就紛紛撤離的情景如今仍然會被嘆息。留下的這些老字號想必經營也不會太過如意。


      不僅是前門,如今國內的老字號似乎都面臨著發展的問題。據統計,目前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有1128家,相比建國初期的16000多家,數量大幅減少。僅有的這些老字號企業中,發展壯大的也只占20%—30%。


      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體制僵化、創新滯后、市場意識淡薄、經營思維落后、手工技藝得不到傳承、資金不足以及一些營商環境(2009年前門老字號的撤離,租金過高就是一大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導致了老字號經營不善甚至消失。2016年、2017年的全國兩會,有代表和委員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剖析,積極尋求突破瓶頸的方法。


      近年來,隨著國際競爭的日益加深,中國制造也由“貼牌大國”向品牌強國轉變。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在此基礎上,2016年6月工信部下發了《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更是發布了專門針對老字號發展的《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可見,振興老字號已上升為國家高度,而這些也都為老字號的振興帶來的新的機遇。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而中華老字號又是中華文明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代表了當時手工業的繁榮和傳承至今的匠心技藝精粹。


      在國家向品牌強國轉變,大力弘揚工匠之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之時,老字號憑借其傳承精準的技藝、誠實守信的態度、穩固牢靠的口碑產生將獲快速發展。


      老字號的振興任重道遠,實干興邦的精髓需要傳承。未來的時間里,老字號在現代化進程中會更加閃亮。(辛明)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老字號發展:環境比資金更重要

      新中國成立初期有1萬多家老字號。2006年,商務部先后認定兩批“中華老字號”1128家。在這些老字號企業中,幾經波折仍在頑強生存的僅占40%~50%。要重新煥發老字號的活力,除了企業苦練內功、不斷實現自我提升之外,還需給予其政...
      2017-04-06
    • 老字號創新不能止于隔靴搔癢

      隨著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尤其在互聯網與各行業加速融合后,餐飲老字號企業的發展也將面臨更多挑戰。
      2017-06-15
    • 保護老字號亟須完善法律

      保護老字號亟須完善法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那些無法緊跟人們生活方式或理念而轉變營銷思路的老字號品牌脫離了市場需求,逐漸淡出了人們視線,也有許多老字號飽受侵權之痛,甚至有一些老字號商標在國外屢被搶注假冒,被嚴重損害了商譽。
      2018-04-12
    • 老字號要靠創新找出路

      老字號要靠創新找出路

      近期,各地扶持鼓勵老字號企業發展的政策密集發布。天津市日前發布了振興老字號工作方案,預計2020年,培育主營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1家、過10億元的企業5家、過億元的企業40家。
      2018-12-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