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東寧市黑木耳正在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09





      黑龍江東寧市深入實施“六化”戰略,大幅提高產業附加值,黑木耳正在實現全產業鏈發展。目前,黑木耳種植分工細化,基本實現流水線種植,收集原材料、拌料、接菌、制作菌筐等都有專人、專門生產線來做。干品包裝、腌漬即食、深度提取等生產線的建成投產讓黑木耳深加工制成黑木耳糖果、飲料、風味即食產品等,為工廠添效益。
    heimuer
      在2017年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一家名為運福的黑木耳電商一天賣出73.8萬元。在淘寶網首頁搜索木耳或者黑木耳,排在第一名的品牌就是運福。作為木耳行業響當當的金字招牌,運福來自于我國最大黑木耳交易集散地東寧市的東寧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目前,運福品牌的黑木耳在天貓商城和京東商城的銷量在同品類中均名列前茅,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
     
      像運福這樣銷售黑木耳的電商在東寧有幾十家,這是東寧市大力發展“互聯網+黑木耳”的一個縮影。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為東寧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深入實施“六化”戰略,大幅提高產業附加值,推動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東寧市黑木耳正在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政府扶持給力產量連年翻番
     
      “一個車間可容納65520個菌袋,這樣的車間有42個。”日前,在東寧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周轉車間里,一列列菌袋摞起來足有20多米高,發酵成熟的菌袋正通過傳送帶裝到門口貨車上轉運到成品庫。生產廠長冷若冰告訴記者,公司2014年建廠,占地5萬多平方米,每天能生產菌袋八九萬袋。“全款的話一個菌袋1.76元,平均能出干耳1.2至1.5兩。”冷若冰介紹說,每年出貨旺季是3月初到4月底,銷售半徑可達800公里。“一期投產后,菌袋一直供不應求,每到旺季,車隊在廠房前不分晝夜排長隊等貨。2016年10月,開始建設二期項目,二期全部投產后日產能力可達近40萬袋。”
     
      黑木耳是東寧市最為靚麗的一張名片。去年東寧種植黑木耳12.4億袋,干品產量5.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6,產值4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604元,連續8年全省第一,75%的收入都來自黑木耳。
     
      在東寧市黑木耳產業推廣辦公室副主任劉敬春看來,黑木耳成為東寧第一富農產業離不開當地政府多年來的大力扶持和引導。為了發展特色產業,東寧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黑木耳產業推廣辦公室,出臺優惠政策,每年還安排2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在技術引進、推廣、研發上給予支持。市委市政府還拿出15個事業編制招攬高校研究生來東寧開展技術研究。
     
      政府引導扶持給力,東寧市黑木耳產量逐年翻番,2002年6000萬袋,2003年1.2億袋,2004年2.4億袋……直到2016年的12.4億袋。
     
      從源頭抓質量精深加工一條龍
     
      “木耳質量好,才能賣出好價錢。”在位于東寧市綏陽鎮的黑龍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智能溫室大棚里,剛采摘下來的黑木耳已被烘干成指甲大小。該公司總經理王坤告訴記者,黑木耳一年一般只能種植兩茬,公司利用智能溫室栽培技術,智能控制濕度、溫度,可12個月不間斷生產。“我們自己進口木屑,已經形成菌包生產加工、智能溫室栽培、黑木耳精深加工一條龍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目前有兩個園區,佰盛、珍珠耳、冰天雪地3個品牌,每年產木耳120萬斤,大多銷往俄羅斯、韓國等地,每斤能賣到120元。”
     
      東寧市農業局副局長王銳表示,目前,東寧市黑木耳種植分工細化,基本實現流水線種植,收集原材料、拌料、接菌、制作菌筐等都有專人來做。東寧市有農村人口10萬人,4萬多人從事黑木耳種植。100多個行政村,幾乎家家種植黑木耳。
     
      “近年來,東寧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出黑木耳生產標準化、集約化、科技化、工廠化、品牌化和組織化‘六化’戰略。”王銳說,當前主要的任務之一是狠抓質量,在種植上堅持標準化,扶持一批像黑尊那樣的規模企業,從源頭上保護黑木耳質量。
     
      與黑龍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一墻之隔”的是占地144公頃的雨潤綏陽黑木耳山產品批發大市場。“外地人想大批買黑木耳,一定會來這里,不光本地木耳在這里銷售,山東等地的木耳也在這里銷售,可以說是買全國賣全國。”據王銳介紹,綏陽黑木耳山產品批發大市場是引進全國食品行業500強企業雨潤集團建設的,擁有643間門市6.5萬平方米交易區,2000多名經紀人在這里從事黑木耳交易,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2016年交易4億斤,金額100多億元。
     
      發展“互聯網+”“種得好”更要“賣得好”
     
      “據測算,1斤黑木耳經過精深加工之后,其增值比率可達3至5倍甚至更多。雨潤集團建設了干品包裝、腌漬即食和深度提取三條生產線,全部達產后,年可加工黑木耳2萬噸,實現利稅1.6億元。”東寧市農業局副局長王銳表示,東寧市積極推進黑木耳工廠化生產、產品精加工、廢棄菌料再利用,大幅提高產業附加值。目前,東寧黑木耳深加工產品有黑木耳糖果、飲料、風味即食產品等數十個品種。
     
      與此同時,東寧市大力發展“互聯網+黑木耳”,推動“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這款500克40.99元的黑木耳是我們的爆款產品,利潤雖然不高,但對于推廣運福品牌很重要,2017年已經賣了20多萬斤,平均月銷18570單。”東寧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運福告訴記者,“運福”正在申請中國馳名商標。2016年,運福品牌200多個黑木耳品種相繼在天貓商城、京東商城上線,僅11月就賣了150萬元。吃到網店甜頭的劉運福在牡丹江市組建了網絡銷售團隊,線上線下相結合,“運福”在全國有29家加盟專賣店,產品遠銷韓國、俄羅斯、美國、東南亞等地。
     
      精深加工和“互聯網+”使北域良人在黑木耳市場卓立潮頭,這也恰是東寧市黑木耳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未來。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黑龍江111家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通過備案

      日前,黑龍江省科技廳對159家申請備案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進行了審核,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科服匯眾創空間等111家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首批通過備案。
      2017-03-22
    •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大力扶持綠色食品產業

      2016年,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加大對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扶持力度,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列出專項資金,用于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培育、整合、創建綠色有機食品品牌
      2017-03-23
    • “出海口”拉近黑龍江與南方沿海地區距離

      3月14日,黑龍江省政府對外發布消息,2017年1—2月份,哈綏俄亞班列發送貨物總量1 7萬噸,貨值約1 1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2017年前兩個月,哈綏俄亞班列發送的貨物主要以發往中國南方港口的糧食、木材為主。
      2017-03-24
    • 擺脫“能源依賴”重鑄發展動能 黑龍江迎來振興之春

      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各種困難挑戰,經濟結構“優化向好”,逐漸擺脫“能源依賴”,動能轉換不斷加速,經濟發展亮點頻現。老工業基地迎來了“振興之春”。
      2017-03-27

    熱點視頻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