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土中來、又回歸泥土,曾經是農業的本質。而如今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工產品,以及工廠化的養殖方式,不僅阻斷了有機物質在農業中的自我循環,還給很多地方造成了面源污染。包頭市九原區作為一個具有悠久農業歷史的地區,近年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漸被提上日程。按照“重點突破、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要求,九原區深入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控害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禽畜糞污資源化利用:最近,包頭市久元牧業有限公司正計劃新上兩套智能化糞污循環利用設備。包頭市久元牧業有限公司飼養著2000多頭奶牛,每年產奶1萬多噸。但同時每年奶牛會產生大量糞污,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當地的水、土壤和空氣帶來巨大影響。久元牧業下決心解決這一問題,2017年企業引進了國際先進的智能化糞污循環利用設備。刮糞工藝系統、接收工藝系統、回沖工藝系統、固液分離系統、分類處理系統五大智能化循環利用系統實現了糞污的日產日清和固液分離。固體部分經過發酵和滅菌作為奶牛的臥床墊料回用,液體部分經過發酵處理,一部分作為牛舍回沖用水使用,一部分作為有機肥還田。企業負責人粗略估計,這套系統每年可以處理36000多立方米的糞污。
所有垃圾都是被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除了鼓勵大型養殖企業建立自己的糞污處理系統外,九原區農牧業局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區推進項目。這一項目預計投資6000萬元,計劃在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哈林格爾鎮、哈業胡同鎮、麻池鎮等養主要養殖地區,因地制宜開展3種方式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科技防控種植業污染: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包頭市九原區的玉米秸稈飼用化水平只在30%-40%之間,剩下的大部分都被焚燒。
為有效提高秸稈利用率,包頭市九原區分別在哈業胡同鎮和哈林格爾鎮建立了聚福新和東興源2個秸稈收集轉運站,共具備年處理秸稈1萬噸的生產能力。轉運站通過對秸稈進行收集、揉碎、打捆,加工成飼料,最后銷售到我市秸稈需求量大的山北地區,形成了集秸稈收集、存儲、加工、運輸、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九原區農牧業局草原站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秸稈收集轉運站,最終目的是要將九原區秸稈飼用化率提高到80%。
除秸稈外,農藥、化肥、地膜等也是九原區種植業主要污染源。近年來,九原區全面開展“四控”行動。通過“平衡施肥技術”的推廣,讓農戶逐步學會科學合理施肥。現在,有機肥、生物肥、專用肥等新型高效肥料使用量逐年攀升,化肥使用量逐步減少。通過“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種植戶學會采用合理輪作、清除病殘體、控制溫濕度等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通過規范農藥安全使用技術,種植戶學會科學合理用藥,使農藥使用量逐年減少,有效降低了農藥污染。此外,隨著種植戶耕地保護意識的提高,通過機械和人工撿拾及使用0.01毫米地膜等措施,地膜殘留量逐年減少。現在,科學種田、科學施肥、科學用藥在九原區農村地區蔚然成風。
包頭市九原區農牧業局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包頭市九原區農藥使用量將同比減少1.5%,化肥使用量同比減少2.78%。今后,包頭市九原區將更加嚴格控制農資廢棄包裝物污染農田,著力實現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讓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廢舊農膜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轉自:包頭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