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經信委近日發布《山西省有色金屬工業2018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將立足山西省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鋁、鎂、銅等三大有色金屬行業為重點,深入推進“煤-電-鋁-材”一體化改革試點,著力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水平,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培育壯大骨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提升山西省有色金屬工業整體競爭力。
中鋁山西鋁廠氧化鋁生產線焙燒爐(圖片來自網絡)
《計劃》提出,山西2018年力爭完成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50萬噸以上,有色金屬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重點推進有色金屬建設項目50項,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8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一是推動電解鋁產能置換。制定出臺山西省電解鋁行業產能置換實施細則。針對通過兼并重組、同一實際控制人企業集團內部產能轉移、產能指標交易等三種方式取得產能指標的情形,明確產能置換方案的確認流程。鼓勵中鋁集團、國電投、山東信發、杭州錦江、東方希望、四川其亞等已在山西省布局氧化鋁項目或取得鋁土礦資源的企業,積極將集團內部電解鋁產能向山西轉移,省內鋁土礦資源優先保障向省內轉移電解鋁產能的企業。
二是推進“煤-電-鋁-材”一體化改革試點。推進局域電網、增量配電、電力直接交易、售電體制改革,大幅降低鋁工業用電成本。繼續支持省內電解鋁企業全部電量優先參與電力直接交易。鼓勵用電企業、發電企業、產業園區、社會資本等合作,形成擁有配電網資產的售電公司,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發展增量配電業務。
三是大力發展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發揮產業園區的聚集優勢,以下游產業需求為牽引,通過招商引資,提升檔次、擴大規模,加快發展鋁鎂合金、銅合金等有色金屬新材料。以乘用車、全鋁汽車應用為突破口,實現鋁鎂材料鏈條向高端延伸。
四是壯大重點有色產業集群。重點打造提升已具有一定規模的運城、呂梁兩大有色產業集群,支持集群內重點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重點企業轉型升級項目,打造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有色產業集群和行業龍頭企業。其中,依托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銀光華盛鎂業等龍頭企業,運城產業集群重點建設河津煤電鋁材一體化工業園區、平陸煤電鋁材一體化工業園區、永濟鋁鎂合金精深加工工業園區、鹽湖區新型鋁鎂合金加工工業園區、聞喜鎂鋁合金精深加工園區等5個功能園區;呂梁集群重點建設興縣鋁循環產業園區、孝義鋁工業園區、交口鋁工業園區、柳林鋁工業園區等4個功能園區。
五是推廣有色行業智能制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應用為核心,圍繞流程性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模式,開展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提升企業在優化工藝、節能減排、質量控制與溯源、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加工企業快速、低成本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
六是推動有色行業綠色發展。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循環的理念,增強綠色制造能力,提高全流程綠色發展水平。積極組織省內重點有色企業申報工信部綠色工廠、綠色產品,推進一批節能環保改造及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重點推進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尾礦綜合利用制備建筑陶瓷項目一期工程等項目。
將研究制定《山西省“煤-電-鋁-材”一體化試點實施方案》。爭取國家、省級專項資金加大對有色行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適時開展新一輪鋁、鎂、銅、鉛鋅等有色行業規范申報工作,對不再符合規范條件的及時申請撤銷;及時發布復核通過企業名單,并優先向金融機構予以推薦。
轉自: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