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能源化工40載砥礪轉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13





      “經過40年發展,山西省化工行業工業總產值是改革開放初期的329倍,占全省GDP比重由4%增加到17.5%;規模以上企業由30多戶增加到253戶;資產總額從10億元增長到4000多億元,行業競爭力不斷提升,為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記者12月11日從山西化工改革開放40年紀念大會上獲悉,作為我國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省正在實現由原料制造向材料制造、終端產品制造轉變的歷史性跨越。


      山西省化工協會會長張莉萍指出,山西能源化工行業40年變化主要體現在六方面。


      管理體制機制深刻變革。完成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政府主管向行業指導、國家出資向企業投資、國營工廠壟斷市場向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為市場主體的深刻轉變。


      特色化工體系構建形成。圍繞“肥、醇、炔、苯、油”5條發展主線,晉東、晉中、晉北三大化工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產業集群相繼形成,構建起了以煤化工、煉焦化產品深加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裝備制造、“互聯網+化工”為主體的化學工業新體系。


      產業布局趨于科學合理。以晉煤、陽煤等集團企業為龍頭的晉東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濃度氮肥和復合肥生產基地;以潞安煤制油和晉煤MTG項目為核心,形成了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以焦煤等企業為龍頭的晉中(南)基地,形成了煉焦化產品深加工基地;以山焦鹽化等為代表,構建起精細化工集聚區。


      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化肥行業形成百萬噸級化肥生產企業5戶,整體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豐喜華瑞40萬噸/年焦爐煤氣制尿素裝置等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新型化工材料力推陽煤太化新材料10萬噸/年尼龍6及4萬噸/年民用絲項目等13個重點項目建設。北留周村循環經濟工業園等七大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建設持續發力。


      科技進步引領高質量發展。天脊集團等5家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潞安集團組建了國家煤基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的科研實力和影響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潞安和晉煤集團煤制油項目、陽煤集團“晉華爐”和乙二醇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獲得突破。


      行業地位與社會貢獻顯著提升。山西省無水硫酸鈉產銷量世界第一,煤焦油加工能力和焦化粗苯精制能力居全國首位,日化洗滌用品和合成天然氣產能位居全國前列,橡膠防老劑、熒光增白劑的產能行業領先,尿素、合成氨、甲醇的產能分列全國第二、第三和第五,400多種重點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均比較高。(記者 閆俊榮)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山西確立2017年旅游發展新目標

      到2020年,力爭旅游經濟總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業三項主要指標實現“三個翻一番”。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億元建設大水網

      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近日省財政下達大水網骨干工程建設經費12 9億元,用于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東山供水、淜頭水電站工程的建設。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權交易逾18億元

      山西省環保廳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224宗,成交金額3 79億元。過去5年間,山西共累計完成排污權交易金額逾18億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發電突破500億千瓦時

      從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風電場正式并網至今年2月底,全省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累計已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38億千瓦時,全省新能源發展邁入了新的階段。
      2017-03-24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