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近日印發《山西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基礎進一步筑實,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圍繞“網、智、數、器、芯”五大領域,統籌布局全省數字經濟發展體系,大力培育數字化產業,著力推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山西”建設,以數字化推動智能化,以智能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促進新發展。
我省數字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基礎進一步筑實。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公共領域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機制建立健全,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實現雙百目標,集聚1—2個在特色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一批具有區域競爭力的數字經濟領域企業,信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到2025年,全省數字經濟邁入快速擴展期。先進泛在的數字基礎設施基本建成,數字經濟與社會各行業領域深度融合,培育2—3個具有國際影響力、若干具備國內牽引性、一批區域競爭力強的數字經濟領域企業,打造一批產業集聚度高、規模效益顯著的數字產業基地。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完善,多元協同共治體系基本形成,全民數字素養明顯提升,數字經濟規模達到8000億元。
《實施意見》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將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作為各級各部門的“一把手工程”。要加快數字經濟領域法制建設,鼓勵支持數字經濟領域的政策制度、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建立健全數據資產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數字經濟扶持政策,持續加大對數字技術研發、數字產業培育、數字化融合應用、數字類人才培養等的扶持力度。
在打造創新平臺方面,我省將發揮政產學研合力,加快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鼓勵省內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加強多層次、多領域聯合,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共性關鍵技術,建設協同共享的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構建國家級、省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設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科技研發專項,形成支撐數字化轉型的學科體系和產業創新體系。同時依托省內高校、培訓機構等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專業技術人才,鼓勵支持企業引進一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緊缺創新人才。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