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凈塑從源頭開始”舟山啟幕:多方共探循環杯試點,合力破局海洋塑料污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5





    2025年7月22日,由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下文簡稱“一個地球”)主辦,廣州擺脫塑縛環保咨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擺脫塑縛”)承辦的“凈塑從源頭開始:凈塑自然與重用模式共創研討會”在浙江省舟山市臨城街道如心未來社區服務中心圓滿落幕。

    本次研討會為期兩天,旨在凝聚環保力量,深入探討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徑;聚焦源頭減量的重復使用模式,推動循環杯試點項目落地實施,形成切實可行的減塑策略與實踐方案,為海洋生態保護注入新的活力。

    凈塑自然 守護海洋

    近年來,海洋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對全球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在此背景下,一個地球發起“凈塑自然 守護海洋”項目,致力于保護那些最受威脅且往往被忽視的自然環境——偏遠海灘和海島地區,在廣東、福建、海南、浙江沿海地區,通過凈灘活動、垃圾回收兌換和社區漁民培訓等多元化的行動,全方位、多角度推進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一個地球項目專員譚嘯介紹道,2024年至2025年,一個地球共組織開展偏遠地區凈灘凈島活動24場,累計動員超過1500名志愿者,清理海洋垃圾超過4200公斤;舉辦社區環保培訓活動10場,培訓對象包括漁民、漁嫂、社區居民等,累計培訓人數超過250人;開展垃圾回收兌換活動10場,吸引了眾多漁民和社區居民參與。這些落地活動減少了塑料污染對海洋生物棲息地的威脅,提升了沿海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

    同時,一個地球積極與無境深藍、海島青年、藍絲帶、千島海洋等在地支持伙伴合作,通過活動協助、傳播互動、經驗交流等方式,擴大凈塑行動的影響力,形成更為強大的海洋保護合力,共同推動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1753433638341597.png

    聚焦在地攜手同行

    隨后的圓桌討論環節由一個地球的譚嘯主持,無境深藍、海島青年、藍絲帶、千島海洋等機構的代表展開了深入交流,聚焦海洋保護實踐的經驗分享與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如“終結塑料污染”全球塑料條約(INC)談判)的本地化響應。

    1753433651315303.png

    無境深藍項目官員鐘蕾分享了在廣東江門的培訓和垃圾回收工作,特色地結合了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內容,并借助工作坊引導大家梳理日常減塑可行的行動、更通過知識挑戰環節培訓村民減塑知識,提升漁民環保意識。藍絲帶辦公室副主任郭峰則分享了三亞的落地活動吸引了不少退休人員及親子家庭。退休人員起初以觀賞風景為目標,轉變為持續地參與;親子家庭也會在活動中引入自然教育。海島青年主理人游一謙則分享了如何在項目中聚集青年之力,通過多地海島青年搭建線上協作網絡,幫助返鄉青年跨地域運營環保項目。千島海洋理事長何力多次動容提及,凈灘活動中漁民志愿者展現的鄉土智慧與落地實踐里涌動的溫暖微光,恰與舟山傳統漁業 “抓大放小”“放生抱卵蟹” 的社區文明一脈相承 —— 這份深植于山海之間的生態哲思,不僅是守護蔚藍的東方智慧,更值得站上國際舞臺,讓世界聽見中國漁村的可持續發展強音。

    針對即將到來的“終結塑料污染”全球塑料條約(INC 5.2)談判,與會機構達成共識:整合各地案例與數據,形成統一敘事,在國際舞臺共同發出在地民間組織聲音;同時通過社區試點、企業聯動和政策倡導,把全球目標轉化為公眾可感、可參與的本地行動。政府、企業、科研與社區形成合力,用技術與故事并重的方式,把塑料污染危機轉化為循環經濟機遇,為全球海洋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重復使用治塑新解

    在“全球企業參與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與發展重用商業模式”主題分享中,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英國)北京代表處的賈柊楠博士帶來了前沿觀點與豐富案例。基金會指出,單靠回收無法扭轉局面,在“減量化—重復使用—回收再生”中,需要正視“重復使用”的關鍵作用,逐步發展新的循環經濟模式。政策層面,歐盟《塑料包裝及廢棄物條例(2024)》已率先設定了不同領域的復用包裝強制性目標。市場端,重復使用已從“小眾嘗試”走向“主流配置”。歐洲、拉美等地,越來越多的品牌和超市聯動,推出可灌裝、可返還、散裝銷售等模式。賈柊楠博士強調,重復使用并非“舶來品”,而是數字化時代下無廢城市的新商業機會,可以為商超、外賣平臺提供降本增效的綠色轉型方案,為青年消費者創造參與式環保體驗,為政府提升城市綠色形象、創造本地就業。  

    1753433663309195.png

    擺脫塑縛項目經理丁奕分享了循環杯的商業案例,系統展示重復使用模式在城市商圈、大型活動及海島景區的應用經驗。同時分享了普陀區試點前期調研報告,調研覆蓋20多家咖啡茶飲商戶,60%愿意嘗試循環杯。并宣布將于8月起在普陀區青浜島上“島隅咖啡”啟動單店試點。后續將聯動島上民宿、商店設立公共回收點,通過公益籌款與企業贊助共擔成本。以期在未來實行多點復制,覆蓋辦公園區、零廢棄賽事、商圈等場景,形成“借—還—洗—再用”的閉環體系。

    1753433670703646.png

    舟山市普陀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循環杯試點工作提出 “精細化執行” 建議,強調需精準梳理項目落地的各個步驟,將執行顆粒度細化至“每一只杯子、每一個商家、每一個點位”,打造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舟山樣板。同時,對項目運行中的全生命周期數據進行閉環管理。科學統籌項目推進中的常量與變量,以每日、每周、每月的量變積累,催生重用模式的質變躍升,最終形成具有舟山辨識度的規模化效應。

    1753433679545640.png

    實地探訪 深入交流

    “凈塑自然,守護海洋”項目在舟山區域的落地實踐已覆蓋多個沿海社區,持續推動凈灘行動、社區環保意識提升與公眾參與動員等多維工作。青浜島作為舟山普陀區東極鎮所轄島嶼之一,憑借獨特的海島風光與漁村文化,成為近年來備受游客青睞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次性塑料制品,尤其是飲品包裝,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青浜島在旅游高峰期日均游客量可達數千人,旅游旺季期間產生的大量塑料垃圾中,飲品杯及其包裝占比超過30%,對島嶼脆弱的生態系統構成了不小的壓力。值得關注的是,青浜島也在積極探索和推動“零廢棄”路徑,展現出本地社區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意愿。為此,一個地球希望將“凈塑自然,守護海洋”項目拓展至青浜島,攜手本地伙伴,推動塑料減量和重復使用的實踐,共同守護這座海島的生態未來。

    1753433690914456.png

    在此次走訪中,青浜海島公益理事長嚴善躍詳細分享了零廢棄島嶼的發展規劃,提出將與新建碼頭協同發力,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同時,他還介紹了青浜島當前的廢棄物管理情況,包括青浜海島公益在島嶼可回收物協助處理、廚余垃圾回收與堆肥等方面開展的具體工作。

    1753433701186848.png

    本次對青浜島的實地走訪和深入調研,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凈塑自然”在地模式的探索與示范,同時結合未來循環杯試點項目的落地,期待通過“旅游+環保”的跨界融合,讓生態保護理念隨著游客的腳步傳播出去,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引發對可持續消費與責任旅行的思考與共鳴。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