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參與者,企業家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就聚焦農村消費升級、助推鄉村振興以及5G時代數據利用與保護問題,提出一系列建議。
隨著5G技術的深入發展,未來網絡生態架構將會是人機物共融和萬物互聯,與此同時,大數據面臨著安全保護和合法利用的迫切需求。張近東認為,數據安全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發展高質量的數字經濟,需要加強對數據的安全保護和合規共享。
張近東建議,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安全保護配套標準,構建防護技術體系,從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傳輸、共享、刪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確保數據安全。同時,規范數據的采集、加工、流通和應用等全鏈條,制定數據使用標準和原則,提高全社會數據的利用效率。
張近東建議,對數據的管理和運用要在政府的監管下進行,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制,實現全社會數據的開放共享。他認為,可以建立在政府監管下的地方政府大數據局,將政府數據和相關公共數據通過大數據局進行統一管理和統一開放。
在數據開發利用方面,他建議通過立法保護企業的數據挖掘分析成果,引導企業開放對數據的探索結果,實現信息共享的市場化。
此外,張近東還建議,鼓勵基于數據開發的大眾創業,引導開放數據應用為社會民生服務;加大財政資金對大數據領域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的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對數據進行增值開發,形成大數據應用平臺造福大眾創業,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產業鏈。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刺激消費的相關政策,重點提出“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拉動城鄉消費聯動發展”,如何發展零售助力拉動消費也成為張近東的聚焦點。張近東建議,增加下鄉產品多樣性,利用互聯網工具精準落地消費補貼,同時加強農村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農村品質消費升級。
張近東表示,除家電產品之外,可增加教育、休閑娛樂、母嬰美妝等方面的產品,拓寬下鄉產品的范疇,增加多樣性,持續把更多中高端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帶到低線市場,滿足農村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張近東認為,隨著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深入普及,在新一輪的消費促進實施過程中,可充分利用互聯網方式,通過網上自主申請、發放電子券等信息化手段優化補貼發放方式,精準落地消費補貼,提升拉動消費新政的實施效果。
我國幅員遼闊,一些農村地區農產品資源豐富,但多是小農經濟自己生產和加工,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規模、成本、效率和質量問題。對此,張近東建議,通過區域化的布局、規模化的經營、現代化的生產和企業化的管理,實現農業地域的比較優勢就可實現農業產業化。蘇寧將通過積極開展政企合作,充分發揮和利用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扶貧產業基地,幫助地方建立特色產品產業化、市場化運作,實現“農業產業化”。
對于如何破解農產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問題,張近東表示,希望各級政府針對性的出臺對電商銷售貧困地區特色產品的鼓勵政策,同時蘇寧將會聯動產業資源優勢扶持地方特色產品。近年來,蘇寧依托自身特有的O2O渠道優勢,通過線上線下專業化、系統化的商業運營,幫助他們賣出好價錢,賣出品牌。既助力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又傳播了當地的人文風貌。(記者 李洋)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