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剛談振興實體經濟:要扶持并搭建青年實業家平臺

      潘剛談振興實體經濟:要扶持并搭建青年實業家平臺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建議:要營造“人人爭當青年實業家”的氛圍,鼓勵青年實業家發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腳踏實地”的精神,同時全社會都要大力扶持青年實業家,為廣大青年創業創新搭建平臺,讓青年實業家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
      2017-06-23
    • 耿福能:好醫生要做中國中醫藥的金字招牌

      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中國人都愿意用中國制造的藥品,中國人都放心使用中國制造的藥品,中國制造的藥品暢銷全世界,讓外國朋友能從排斥到接受,從相信到崇拜我們中國的優質中藥
      2017-06-19
    • 呂超: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技術落后

      呂超向記者表示,中國汽車齒輪制造企業,要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發展進程,針對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配套需求,以壯士斷腕的氣魄進行顛覆性創新,加快產品的結構調整和升級。
      2017-06-16
    • 李東生: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方可在新一輪調整中勝出

      中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而言,要不斷夯實自身工業基礎,抓住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重視技術創新加快發展,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方可在新的一輪全球經濟調整中脫穎而出。
      2017-06-14
    • 袁仁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品牌

      中華老字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過程中淬煉出的文化瑰寶,具有巨大的品牌、經濟和文化價值,是百年商業大浪淘沙留下的珍品,是中華傳統文化與商業的結合,是中國歷史的見證者,是民族精神的發揚者,是中華文明的傳播者,中國民...
      2017-06-09
    • 許立榮:中國航運巨輪破浪前行的“掌舵人”

      2016年初春,萬物復蘇。一家資產超過6100億元的航運巨無霸拔錨起航。當年2月18日,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合并重組而成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
      2017-06-07
    • 宋志平: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動力

      振興實體經濟并不是一個中國話題,而是國際話題。美國提出了回歸實業,歐洲提出了再工業化,中國提出了振興實體經濟。另外,實體經濟不存在做不做的問題,而是怎么樣做好的問題。
      2017-06-05
    • 王振玉:“沂蒙紅哥”和他的“特殊黨費”

      年近七旬,黨齡40年,他已連續23年向黨組織交納“特殊黨費”4 8萬余元。他懷揣著一顆對黨感恩的心,用實際行動回報鄉親,奉獻社會,受到了人們的敬重。
      2017-06-02
    • 中國電信高同慶:數據的匯聚價值正在逐步顯現

      日前,2017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高同慶在會上做了主旨發言,他表示,中國電信已經實現了14類數據的集中匯聚,數據的匯聚價值已經逐步顯現。
      2017-06-02
    • 中車集團劉化龍:振興中國高端制造的核心是品質

      中國中車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高鐵名片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的體會是振興高端制造,提升實體經濟的競爭力,最核心的兩個字是品質。
      2017-05-31
    • 竺延風:將東風汽車打造成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品牌

      東風汽車公司將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更加重視品質提升和品牌塑造,將更多更好的產品和優質服務帶給消費者,將“東風汽車”打造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品牌。
      2017-05-26
    • 古學進:從應用集成邁向共享智能 打造行業領先云平臺

      多年來,中國石油一直按照信息技術總體規劃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累計建成應用80大集中統一信息系統,搭建形成5大集成平臺,實現了信息化從分散到集中、從集中到集成的兩次階段性跨越。
      2017-05-23
    • 雷毅:工業云推進智能制造和協同制造

      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雷毅表示,通過產品形態、生產模式、生產設備、生產者、消費形態五個指標的變化,可以判斷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經到來。
      2017-05-19
    • 徐茂棟:借力“一帶一路”雙創紅利迎接未來的區域競爭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作為始終走在前面的創業者,我們必須抓住那些有創新潛力的機會,例如外貿、現代物流、電商、金融科技、大數據等。
      2017-05-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