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纖集團(以下簡稱"吉林化纖")展廳內,一排重量僅有六七公斤的碳纖維自行車引人注目。女士單手輕松提起的單車卻能承受翻山越嶺的強度。記者獲悉,通過連續多年的攻關、創新,這家1964年投產的老牌國企在"硬""軟"及傳統纖維材料上均取得重要突破,各類高品質產品不斷拓展新的市場。
碳纖維被譽為"新材料之王",是吉林化纖"硬實力"的突出體現。目前,碳纖維已在低空經濟、無人機及汽車輕量化等工業領域迅速放量,特別是在風電葉片主梁碳板領域,中國市場占有率高達95%;在中國無人機碳纖維結構件市場,占有率超過50%。與此同時,碳纖維也走進民眾的日常生活--球拍、魚竿、自行車、滑雪板等用品,也都用上了這種既堅硬又輕盈的神奇材料。
吉林化纖的創新突破,不僅夠"硬",也有"軟"的一面。在華絨紡絲車間,這種新型的高技術纖維正悄然改變著紡織業。它依托比棉絨更柔、比羊絨更暖、比鵝絨更輕的特性,被視為棉紡革命性材料。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杜學春表示,華絨凝聚了企業26年的腈綸生產經驗,實現了關鍵設備國產化和80多項技術突破,目前產品已廣泛用于高端家紡、內衣、襯衫等領域。"我們的生產數智化程度超過70%。"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東杰說,"企業實現了從'織造'向'智造'的轉型。"
轉自:中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