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助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持續強化重點領域風險管控,資產質量總體穩定,不良率僅0.86%,低于同業平均水平一半;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含已脫貧人口貸款)938.58億元,增速達52.46%;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綠色貸款余額1904.05億元,占比超過銀行業平均水平……2018年,郵儲銀行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效。
“偉大的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郵儲銀行年報致辭中提到,2018年,面對復雜的經營環境,郵儲銀行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本,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緊扣打好“三大攻堅戰”這一重點,戮力同心、砥礪奮進,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筑牢風險底線
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任務。2018年,郵儲銀行堅決貫徹國家關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審慎的風險偏好,筑牢風險底線,強化風險管理能力,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各項工作。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68.88億元,不良率0.86%,撥備覆蓋率346.80%,資產質量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資本充足率達到13.76%,較去年末上升1.25個百分點,抵御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
2018年,郵儲銀行著力完善制度機制,進一步完善了授權管理、案件處置、營運控制、信貸管理、非信貸業務審查審批、消費者權益保護、代理營業機構管理等制度。在績效考核上,郵儲銀行進一步加大了案件防控和合規管理的比重,切實強化各級行合規經營意識,傳導案防合規管理壓力。
穩定的資產質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郵儲銀行把好新增入口、存量管控、不良處置“三道閘口”,積極化解集團客戶及同業投資等大額風險,緊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和房地產融資領域風險,打通不良資產批量處置渠道,加快處置存量風險資產。加強投向引導和組合管理,深入開展正常類業務風險排查工作,主動前瞻防控資產質量。切實強化對分支機構及業務條線資產質量考核,特別是加大對關注類資產的考核,落實資產質量管控責任。
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既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銀行業回歸本源和主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前提。
2018年,郵儲銀行認真貫徹中央和監管部門有關強監管、治亂象、防風險的工作要求,牢固樹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主體意識和第一責任意識,對照監管整治工作要點,全面自查整改。同時專項研究解決資金資管領域的風險防范化解問題,著力控制同業投資規模,強化交叉風險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郵儲銀行出臺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年規劃》,確定了“轉變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管控,防范重大風險”“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等三方面18條重點任務,制定了強化人才保障、IT及數據支撐、風險合規文化建設等保障支撐措施,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郵儲銀行在全國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其中70%以上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地區,覆蓋了中國(除港澳臺)的全部城市和近99%的縣域地區。
郵儲銀行年報致辭顯示,將根據“點多面廣”的特點,堅持審慎的風險偏好,從客戶準入源頭入手,堅持“全面、全程、全員”的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健全業務管理、風險合規、內審監察的“三道防線”,全面加強二級分行及以下機構內控體系建設,加強風險管控長效機制建設,強化關鍵領域風險防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服務鄉村振興 助力金融精準脫貧
2月11日,銀保監會公布郵儲銀行機構類型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積極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精準脫貧。
年報顯示,2018年,郵儲銀行加大鄉村振興服務力度,涉農貸款余額1.16萬億元,較上年末新增1,072.86億元,增長10.18%;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含已脫貧人口貸款)938.58億元;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金融服務需求為目標,個人經營性貸款余額5,571.26億元,小額貸款累放筆均7.81萬元,真正做到支農支小。
在實踐中,郵儲銀行持續加大鄉村振興支持力度,積極探索金融精準扶貧新方式,創出了不少特色模式和特色案例。
在四川省大小涼山地區,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趟出了一條大山阻不斷的金融扶貧路。該分行創新郵銀聯合建立扶貧金融服務站與助農取款點,著力解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小額信貸、基礎金融服務等問題,打通了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該分行還積極開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的金融立體扶貧試點工作,已初見成效。
據了解,為助力金融精準扶貧,郵儲銀行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一是精準扶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圍繞有致富愿望、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大力發展“五萬、三年、零擔保零抵押、執行基準利率”的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其發展生產。二是全力做好產業扶貧。圍繞貧困地區產業,創新推出養殖貸、茶農貸、油茶貸、民宿貸等信貸產品,大力推進產業精準扶貧貸款。三是積極做好項目扶貧。加大對貧困地區軌道交通、水利水電、電網建設等扶貧項目和醫院、燃氣、供水、供熱等民生工程的支持,發展項目精準扶貧貸款。
2018年,郵儲銀行先后下發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關于落實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金融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關于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引導各級機構聚焦重點貧困地區,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信貸投放。
截至2018年末,郵儲銀行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含已脫貧人口貸款)938.5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2.46%,其中個人精準扶貧貸款及已脫貧人口貸款余額436.8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07%;產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26.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0.04%;項目精準扶貧貸款余額374.9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76%。
發展綠色金融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2018年,郵儲銀行認真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等戰略部署及政策監管要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綠色銀行建設,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打造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流綠色銀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截至2018年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1,904.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47%,綠色貸款余額占比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郵儲銀行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研發了“極速貸”“小微易貸”等純線上零售信貸產品,積極研究運用生物特征識別、移動設備錄入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作業效率加強風控能力;創新試點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垃圾收費權質押貸款等綠色普惠金融產品,以保函方式積極參與亞開行節能環保資金轉貸項目;推出中廣核清潔能源基金、綠色債券為基礎資產的綠色金融主題理財產品,不斷擴大綠色金融主題理財產品規模及范圍;積極籌備綠色債券承銷,不斷提升綠色金融綜合服務能力。
以郵儲銀行肇慶分行為例,該分行在廣東省率先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通過多方協作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低,實現生態林業“沉睡價值”的轉化,有效解決了生態林“融資難”問題。郵儲銀行廣西分行也量體裁衣地推出了“排污貸”,為南寧市明陽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授信2000萬元,目前該廠總規模達到了8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和2萬噸/日中水回用能力,僅一年就可節水700余萬噸。
為推動綠色銀行建設,郵儲銀行還持續加強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制定印發了《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辦法》,堅持“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全覆蓋”的原則,對授信業務盡職調查、審查審批、合同簽訂、放款審核、貸后管理等各個環節分別提出具體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要求。堅持“環保一票否決制”,嚴格限制“兩高一剩”行業客戶和項目授信。組織2018年環境風險“回頭看”專項排查,對排查發現存在潛在環境風險客戶,及時采取差異化風險管控措施,環境風險管控效果明顯。
為持續加強綠色金融工作,郵儲銀行于2018年出臺了《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發展綠色金融的指導意見》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加強綠色銀行建設三年規劃》,分別提出了未來郵儲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九大重點任務和33條具體措施,積極建立并持續推進綠色銀行管理體系、多維度發展體系、指標監控體系。
郵儲銀行表示,未來將堅持新發展理念,扛起國有大行責任,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應有貢獻,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聞龍)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