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9





      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社會責任報告更加注重實質性議題管理方法的披露,并將社會責任戰略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接軌。


      2019年6月17日,《2018吉利控股集團社會責任報告》于今日正式發布,這是自2012年以來,吉利控股集團第七次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社會責任報告更加注重實質性議題管理方法的披露,并將社會責任戰略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接軌。


      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在全球化戰略、工業互聯網、線上數字科技、共享出行等方面積極布局,穩健推進創新型科技企業的建設,加快由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與自身的科技化轉型同步,吉利忠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以創新的思維和務實的理念積極推進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注未來美好生活,打造智慧出行新生態


      在人工智能時代,汽車已不再僅僅只是代步的工具。吉利堅持“自主突破創新,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術”的研發戰略,緊握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重構的歷史機遇,為用戶打造極致舒適的智能出行生活,營造第三生活空間和智能移動空間。


      在技術平臺上,2018年吉利發布完全自主研發和設計的BMA模塊化架構,能夠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油耗等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要求。BMA平臺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70%,研發成本較傳統平臺降低20%-30%,研發周期縮短至18-24個月。誕生于BMA架構的繽瑞與繽越也開啟了吉利品牌年輕化新篇章,自2018年下半年上市以來,繽系車型憑借良好的性能品質為吉利銷量注入“強心劑”。


      2018年,吉利的各項創新業務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在共享出行上,曹操專車布局全國30座城市,累計投入3.1萬輛新能源汽車,注冊用戶超過2,000萬。同時,吉利還與戴姆勒出行服務公司共建高端專車出行合資公司。在科技出行上,吉利與騰訊、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中國電信戰略合作,共同探索鐵路出行服務、高速飛行列車、工業互聯網、5G和V2X等前沿技術的合作,積極構建立體智慧出行生態。


      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引領新能源技術發展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汽車行業,綠色發展也將是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歷史節點。2018年是吉利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元年,取得了300多項核心專利,實現了真正100%自主研發的中國新能源技術體系和解決方案。在技術上,吉利正式發布了新能源動力系統——智擎,涵蓋了純電技術、混動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替代燃料四大技術路徑,致力于成為全球新能源節能技術引領者和普及者。


      2018年,吉利商用車打造全新的e-GAPF動力系統、清潔能源甲醇動力、智能互聯和主動安全、輕量化車身以及分布式電驅動五方面的核心技術,并上市遠程E6輕客和遠程增程式輕卡RE500兩款產品,向市場投放更多技術產品。


      同時,吉利積極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踐行“建無害于環境的綠色工廠,造有益于人類的環保汽車”的環保方針,按照綠色工廠的建設標準,不斷推進汽車制造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工廠內運輸車輛全部實現電動化替換,有效降低尾氣排放以及車間噪聲。包裝物流選用可循環利用的環保材料,實現供應鏈范圍內包裝材料回收率98%以上。


      為了與環境融合共生,吉利堅持低碳發展,截至2018年底,吉利全國范圍內已建立新能源動力蓄電池回收網點112家,并結合吉利太陽能光伏發電規劃,設計余姚等工廠新能源動力蓄電池儲能系統技術方案。去年全年,吉利光伏裝機已達到100MW,年發電量超過1億千瓦時,單個基地光伏供電約15%,實現二氧化碳減排超過10萬噸。


      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助力全產業鏈提升


      為了成為全球汽車十強企業,在全產業鏈層面為中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吉利構建全球化研發體系,打造全球供應鏈,全面參與全球競爭。2018年,吉利在采購體系、人才供應鏈、渠道體系等方面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同生長,互利共贏,并實現全球研發、全球制造、全球銷售的國際化經營模式。


      2018年,吉利采購信息化系統已全面升級至SRM 4.0,能夠實現供應商準入認證機制和采購過程的管流程管理。除產品質量外,要求所有零部件供應商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并在合同中增加供應商環境承諾。同時,吉利實施供應鏈人才V計劃,以“培訓-實戰-分享”項目精品班模式,幫助132家供應商完成能力提升項目,A、B等級供應商占比由2017年的75%提升至90%,供應商質量提升創造的經濟價值約6.9億元。


      在渠道服務方面,吉利汽車978+家經銷商中的82.6%已導入3.0渠道形象標準。根據2018年J.D.POWER經銷商售車過程滿意度(SSI)的調查結果,吉利以645分位列整個乘用車品牌第17位,較2017年提升七名。同時,經銷商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持平和盈利的經銷商比例達95%。2018年吉利汽車新增經銷商138家,其中有合資品牌經營背景或由合資經銷店轉化而來的占49.3%以上。


      成熟的體系力量為吉利的全球化布局奠定堅實的基礎。2018年,吉利加快全球化布局,在全球三大洲建有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制造工廠,足跡遍布中國、 美國、英國、瑞典、比利時、白俄羅斯、馬來西亞。擁有各類銷售網點超過4000家,產品銷售及服務網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


      匯聚全球優秀人才,切實保障員工權宜


      2018年也是吉利隊伍加速壯大的一年,對外匯聚全球人才,對內保障員工權益。吉利致力于營造平等、公平、和諧的工作環境,關注文化融合。同時,著力建設企業大學,打造內外人才共生的培養模式,形成“奮斗者文化、問題文化、 對標文化、合規文化”四大文化體系,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2018年,吉利開展“專場招聘會”80多場,足跡覆蓋全國各主要省市,以及美國、德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并與國內近40所院校建立了“吉先鋒”俱樂部,面向全球網羅汽車人才。對于內部員工,吉利關注員工技能成長,構建干部培養、專業人才培養、技能人才和儲備人才梯隊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完成486個基準崗位圖譜并編制課程地圖,已產出4050門課程。對于員工生活,吉利通過集體婚禮、家庭開放日、接力跑等主題活動,以及提供奮斗者加班餐、周末自助餐,開辦吉利幼兒園等關愛形式,不斷提升員工幸福指數,2018年員工滿意度85.4%,較2017年提升4.8%。


      以公益兼濟社會,創新的全產業扶貧模式


      公益,是一個企業的良心與溫度。在李書福董事長的帶領下,吉利公益事業一直走在全國企業的前列。2016年吉利啟動“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以來,通過產業、教育、就業、農業和消費扶貧,已累計投入資金超過3.5億元,從2017年7省11個區域擴展至9省17個區域,幫扶13000余個建檔立卡家庭25213人次。


      2018年,吉利在精準扶貧項目上投入資金2.75億元,幫扶建檔立卡戶8933戶15881人,解決就業1579人。并不斷創新公益模式,自2018年以來,“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始終致力于協助打造雷山茶旅文化示范項目,發展茶葉產銷、文旅全產業鏈。對于雷山縣茶產業的幫扶,吉利走出了一條從產業扶貧到“資金+管理+技術+銷售+品牌”全產業鏈扶持的創新之路,真正實現了當地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背景下,2018年的吉利緊抓“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發展機遇,積極向科技型出行公司轉型。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吉利也努力將社會責任理念融為品牌內核,尋求經濟、社會和環境共存的綜合價值,引領中國制造、中國品牌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轉自:財經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直銷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近年來,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世界企業經營管理界出現的一個全新趨勢,并且成為國內外公司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03-21
    • 保障食品安全是食企社會責任的第一要務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關于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感的提案,該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帶到兩會上了。可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2017-03-21
    • 青海移動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青海移動積極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有效履行企業經濟、社會和環境三重責任,緊緊圍繞相關關鍵訴求,在社會責任實踐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2016年榮獲青海省首屆“信用與社會責任”示范單位榮譽...
      2017-03-22
    • 郵儲銀行打造“郵愛公益平臺”探索踐行社會責任新機制

      3月20日,郵儲銀行在成立十周年之際對外宣布,其整合內外部資源打造的開放性公益平臺——“郵愛公益平臺”正式運行。
      2017-03-23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