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非洲東部,在赤道和東非大裂谷附近,與中國建交55年的肯尼亞活躍著400多家中資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感召下,他們帶著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經驗、技術和設備,走進這片熱土,與當地伙伴攜手共建共享共贏。日前,肯尼亞中國經貿協會發布了《2018-2019肯尼亞中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介紹了部分中資企業在肯尼亞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讓外界比較深入地了解了中企在肯尼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真實狀態。
履行社會責任是提高品牌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在肯尼亞運營的中資企業多數都明白一個道理,良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是贏得經營合法性、提高競爭力和品牌美譽度的必由之路。
例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結合行業特點,針對肯尼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確定了包括縮小數字鴻溝、強化網絡穩定和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支持環境保護,以及打造健康產業生態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結合具體業務領域,華為建立了由公司CEO 牽頭、各業務部門分別主管與業務相關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RuralStar 基站是華為針對偏遠農村精心打造的低成本解決方案,致力于解決農村網絡部署成本高、收益低的問題。2017年底,華為開始與當地的運營商 Safaricom 合作部署RuralStar基站,為肯尼亞貧困地區提供語音和移動網絡接入服務。RuralStar 基站的部署將對改善肯尼亞貧困地區居民生活、消除數字鴻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讓現代通信技術能夠真正服務于當地,綜合提升當地醫療水平、教育條件和治安管理能力。
華為這樣的舉動,將履行社會責任和市場需求相結合,不僅獲得了市場效應和品牌美譽度,也得到了當地民眾的認可。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中交集團2016 年啟動蒙巴薩特別經濟區建設,打造占地 36.4 公頃的自由港和 5 個工業園區,在推動肯尼亞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的同時,解決當地就業問題,提升勞動力技能,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中國武夷也于同年成立了蒙巴薩工業園區公司,計劃建設工業生產基地和保稅倉儲物流基地,引進工業品生產和貿易,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以實際行動助力肯尼亞工業化建設。中國電建旗下的貴州工程有限公司與南瑞集團公司聯合體承接的肯尼亞羅揚加拉尼--蘇斯瓦 400 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是肯尼亞電網建設規劃的核心,項目落成后,能夠將清潔低價的風電輸送給萬千肯尼亞居民,點亮城市中的萬家燈火。
創造本地就業 助有夢者圓夢
2018 年12月4 日,肯尼亞中國經貿協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辦儀式,為來自 20 多家在肯中資企業的55 位當地員工頒發"杰出員工獎",以表彰他們多年來的努力付出和卓越表現。出席該活動的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臨時代辦李旭航說:"肯尼亞員工勤奮、有上進心,而且眼光長遠,中國企業有信心通過雙方的努力,克服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從而在員工本地化方面有所作為。"
近年來,隨著中資企業在肯尼亞的不斷發展,各企業員工本地化水平不斷提高。2018 年,肯尼亞中國經貿協會會員企業為肯尼亞當地民眾提供的工作崗位已從 2016 年的 42000個增至超過 50000 個,員工本地化率達 96%,特別是在對技能要求不高的基礎工作崗位上,基本實現了本土招聘和管理。根據世界銀行 2016 年的報告,在肯尼亞的中國企業平均雇傭了 360 名當地雇員,遠遠高于肯尼亞其他外國企業雇用的 147名當地雇員數量。
Delilah Wendy Aminilwa 是一位有兩個孩子的中年母親。她從小生活在肯尼亞西部的農村地區,是當地少數能挑戰傳統、接受了中學教育的女性之一。22 年前,她加入了中國路橋肯尼亞公司,從辦公室通訊員做起,現在已經擔任助理人事經理,走上管理崗位。過往的進步讓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渴望:"過去 22 年已經極大地影響了我對生活的看法,現在我的膽子更大了,時刻準備抓住機會,實現自我價值。"
授人以漁 播撒生命之火
2019 年 9月開學之際,來自肯尼亞技術培訓學院和基安布科技學院的學生們接到了一個令人欣喜的通知,所有人都申請了"金也淘獎學金",首批已經入選了15人。金也淘是誰?為何這個獎學金以中國人的名字來命名?原來,金也淘是中航國際成套公司的職教業務領域專業化建設的帶頭人,他常年往來于各個非洲國家,進行職業教育項目的推廣與實施。僅去年他的足跡就遍布30多個國家。2019 年 3 月 10 日,他在搭乘埃塞俄比亞客機前往肯尼亞開展職教項目的工作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 4 月1日,肯中經貿協會在內羅畢宣布成立旨在促進肯尼亞職業技術培訓事業發展的"金也淘獎學金",專門用于資助肯尼亞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
眾所周知,在制約著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眾多挑戰之中,缺少當地人才是一大難題。聯合國發布的《2017人類發展報告》顯示,肯尼亞失業率高達 39.1%,居東非地區首位。與高失業率看似矛盾的是企業用工難,有用人需求的企業在當地難以找到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
因此,中航國際自2007 年底就開始在非洲開拓職業教育市場,先后為超過2萬名工程師、學生和外聘人員提供了相關培訓,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機械操作、工程施工、技術維修人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2016年,中航國際和肯尼亞教育部、教育部職教司簽署了職業教育項目的二期項目補充協議,計劃在2020年底前,在134所肯尼亞學校培訓約1500名教師和15萬名學生,為肯尼亞工業化進程注入力量。
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對中航國際職業教育項目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這個項目對肯尼亞教育系統建設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134所學校將覆蓋全肯尼亞范圍,我們的青年人將接受職業教育,成為現代工業化進程中的先鋒。"(記者 張凡)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