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檢過后,我國甲醇市場多地振蕩探底,創近3年以來新低。截至目前,內蒙古售價在1520元/噸附近,陜西關中1700元/噸附近,太倉2000元/噸左右,常州2000元/噸左右,河北1800元/噸,山西1650元/噸左右,山東下游接貨1800—1850元/噸左右。全球貿易爭端問題不斷出現,國內經濟穩步調整,宏觀面偏弱,行業利潤萎縮,大宗品走跌,商品聯動性增強,下游需求偏弱,甲醇行情“步履維艱”。
國慶節臨近,基于安全及環保等方面要求,按往年慣例,河北、山西等地焦化等企業將受到一定限產影響,幅度多在30%—50%范圍。據悉,近期河北相關地區限產或已開始,幅度暫時不大。雖然山西暫無明顯動作,但進入9月,山西、河北限產影響較大,甲醇供應量將有所縮減。另外,受環保等影響,山東南部甲醛等企業開工短期內難有明顯改善,甚至會存在全停的可能。
今年以來,我國進口甲醇多數情況下處于盈利狀態,平均在20元/噸左右,最高每噸超百元。前7個月累計進口量560余萬噸,同比增加140多萬噸,月均80萬噸附近,創歷史新高。港口庫存不斷攀升,今年歷史首次破百萬噸,目前總庫存已經突破120萬噸,其中江蘇突破70萬噸,浙江突破30萬噸。目前看套利窗口依舊開啟中,進口貨持續流入,短期港口高庫存現象難以消失。
據悉,寧夏寶豐二期PE已經試車成功,新建二期60萬噸/年MTO裝置計劃9月投產(當然也有推遲的可能),甲醇外采量將增加,西北供應趨于緊張。沿海地帶中,寧波富德60萬噸/年MTO裝置開工已經恢復至95%,新興下游需求趨于增加。
綜上,隨著檢修裝置的結束以及環保(企業及運輸都將受限)限產的來臨,內地局部供應增減不一,港口高庫存短期難以大幅降低,傳統下游需求短期難有明顯改善,新興下游預期相對較好。在無突發因素出現前提下,國慶節前,我國甲醇市場大幅波動可能性不大,局部地區面臨試探性走高,但高度有限。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