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將至,白酒進入銷售旺季,但多位經銷商向長江商報記者透露,今年進貨較為謹慎:“整體不如去年”。
從財報看,預收款被稱為酒業的“蓄水池”,是衡量經銷商和品牌的關系的關鍵性數據。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在上市的10家酒企中,前三季度預收款下滑的有4家。其中,五糧液預收款降幅最大,創11個季度以來最低值,同比減少50.47%。
零售業分析師王源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三季報看,預收款環比明顯增加主因是產品提價。但從整體看,今年酒企整體面臨較大壓力,酒水傳統渠道在萎縮。同時大盤波動也較大,所以經銷商態度較為謹慎。
五糧液預收創新低
11日,長江商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幾家煙酒專賣店,多數店長向記者抱怨,現在酒越來越難賣,價格都是透明的,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線上活動對門店銷量影響很大。
今年前三季度,10家上市酒企中有4家預收賬款出現下滑,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水井坊和沱牌舍得。
作為酒企龍頭的茅臺,前三季度預收賬款為111.68億元,較年初144.29億元,減少了22.6%,較去年同期下滑36.08%;沱牌舍得前三季度預收賬款1.79億元,同比減少35.38%;水井坊為3652.9萬元,同比減少25.58%。
值得注意的是,五糧液預收賬款為24.4億元,較年初減少47.48%,較去年同期則減少50.47%,在10家上市酒企中減少幅度最大,同時也為11個季度以來最低值,環比下降19.79億元。
與此同時,前三季度五糧液應收票據143.20億元,同比增長37.24%。對此,五糧液表示,公司年初制定了鼓勵長期銀行承兌匯票免貼息政策,使得應收票據項大幅上升,但基本為銀行承兌匯票,承兌風險相對較小。
酒企分化明顯
與半年報大部分上市酒企預收賬款下降相比,三季報10家酒企中有6家預收賬款實現了增長。分別是今世緣、山西汾酒、伊力特、金徽酒、老白干酒、口子窖,同比增長分別為79.58%、56.15%、37.6%、39.66%、21.69%、4.6%。
王源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行業整體來看,受今年整體社會消費品增幅減緩的影響,加上諸多酒企控量保價,今年酒企預收賬款呈現出不同的態勢。
事實上,大部門酒企今年年初預收賬款就不及去年。數據顯示,茅臺今年年初預收賬款144.29億元,比2017年年初175.41億元減少17.74%;五糧液今年年初預收賬款46.46億元,比2017年年初62.99億元則減少了26.24%。
王源表示,盡管如此,但可以看出隨著品牌結構的升級,中高端酒將會有新一輪增長機會。(記者 吳婷)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