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時間,中國奶類生產取得巨大進步。7月12日,在天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奶業大會上,中國奶業協會發布了《中國的奶業》白皮書,首次全面敘述了中國奶業歷經70年艱苦奮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奶類生產:總產量是70年前的146倍
我國奶畜種類眾多,但主體是牛奶,羊奶次之。2018年奶類總產量為1949年的146倍。其中,2018年牛奶產量3075萬噸,是1949年產量20萬噸的154倍;羊奶產量則是1949年的60倍。
1949年至今,中國奶類生產快速發展的階段始于改革開放。根據《中國的奶業》白皮書,1949~ 1978年,我國奶類總產量和牛奶產量增長比較平穩,年均增長率只有5.3%。1979~1999年,奶類生產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奶類總產量和牛奶產量年均增長率達到9.5%和10%。1999~2009年則是奶業高速發展階段,其中奶類總產量和牛奶產量2001年雙雙突破1000萬噸,2004年雙雙突破2000萬噸,2006年、2008年限售突破3000萬噸,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4.6%和15.4%。
乳業加工:從零星加工到食品制造第一行業
1949年,諾大的中國只有區區幾個小型乳品加工廠,生產的品種僅為巴氏消毒奶和煉乳。經過新中國70年的建設,中國的乳品加工實現了工業化、機械化、自動化并邁向智能化,中國成為中國食品制造業第一大行業。
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乳品加工企業587家,主營業務收入3398.9億元,占食品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8.5%,主營業務收入和增速繼續保持食品制造行業第一并高于食品制造業平均增速。
2018年全國乳制品產量2687萬噸,是1952年乳制品產量的43063倍,年均增長17.5%,乳品加工實現了從微弱到強盛的跨越式發展。2000年后,乳制品制造業不僅總體規模增速很快,跨省區、集團化、上市成為明顯特征,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國際貿易:全球最大的乳品新興市場
中國加入WTO和建立雙邊自貿區后,進口量快速增長。2018年乳品、改良種用牛和牧草三大類商品進出口總額110.2億美元,中國已成為世界乳品、奶牛和牧草最大進口國和凈進口國。其中乳品進出口總額104.2億美元,約占中國畜產品貿易總額的29.5%、農產品貿易總額的4.8%。2018年中國乳品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首次雙雙突破1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乳品新興市場。
截至2019年5月底,中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6個,涉及國家(地區)24個。對乳制品貿易影響最大的是中國與新西蘭兩國政府于2008年4月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自該協定于當年10月生效以來,中國自新西蘭進口乳制品急劇增長,中國已成為新西蘭第一大乳制品出口目的地國,新西蘭也成為中國第一大乳制品進口來源國。
消費市場:乳品連續3年抽檢合格率99%以上
奶以安為要。目前,中國奶業已初步建立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監督管理的治理體系,覆蓋從牧場到餐桌全過程。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乳制品的監督抽檢合格率連續3年在99%以上,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連續10年零檢出,乳制品中黃曲霉毒素M1連續5年未被檢出。2018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乳制品樣品合格率為99.8%,是抽檢合格率最高的一類食品。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樣品合格率達99.9%。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