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式申遺”讓更多百姓共享中華文化遺產的榮光

      “沉浸式申遺”讓更多百姓共享中華文化遺產的榮光

      “沉浸式申遺”的核心是讓申遺過程融入公眾生活,吸納更廣泛人群共同參與北京中軸線的推介,引導公眾在對文化遺產關心、關注的過程中,沐浴文化遺產的陽光,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2022-08-22
    • 產業化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動力 非遺擁抱市場實現“活化”

      產業化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動力 非遺擁抱市場實現“活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中延續發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潮”崛起,非遺也在守正創新中越來越貼近人們的消費生活,非遺產業化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2-08-19
    • 牛河梁遺址很“牛” 紅山文化更“紅”

      牛河梁遺址很“牛” 紅山文化更“紅”

      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公眾中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及牛河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進度的加快,距今五六千年的紅山文化吸引來更多目光。
      2022-08-18
    • 文旅融合要用好文化遺產

      文旅融合要用好文化遺產

      近年來,文化遺產越來越被重視。每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各地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和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推動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
      2022-08-15
    •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更多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更多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根據《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既要保護單體建筑,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
      2022-08-11
    • 三星堆豬鼻龍頭柱狀器被提取出坑 集合多種動物形象

      三星堆豬鼻龍頭柱狀器被提取出坑 集合多種動物形象

      三星堆又有新消息傳來!8月4日,三星堆遺址祭祀區8號坑內的豬鼻龍頭柱狀器被提取出坑。在此前的成果發布中,這件長耳、獨角、前所未見的圓管柱狀器引發了許多關注
      2022-08-10
    • 如何讓工業遺產活起來

      如何讓工業遺產活起來

      寶貴的工業遺存應該如何留住?怎樣實現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與經濟發展的雙贏?請聽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柏春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節目中深度解讀工業遺產如何“活化利用”。
      2022-08-09
    • 守好用好農業文化遺產“金字招牌”

      守好用好農業文化遺產“金字招牌”

      7月18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在浙江省青田縣開幕。大會以“保護共同農業遺產,促進全面鄉村振興”為主題,邀請有關國家、區域、國際組織、學界等探討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糧食系統韌性、鄉村可持續發展、農民生計改善...
      2022-08-05
    • 在“玩泥巴”的過程中讓非遺活起來

      在“玩泥巴”的過程中讓非遺活起來

      建水紫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水紫陶藝術”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在“玩泥巴”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感受到快樂、趣味,更感到“磨煉了耐心,陶冶了心靈”。
      2022-08-04
    •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十月起施行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十月起施行

       記者近日從《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實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2-08-02
    • 打造美術學科新優勢 推動文化遺產進校園

      打造美術學科新優勢 推動文化遺產進校園

      我國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文化意識。推動文化遺產走進校園并融入學生的生活、學習之中,可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2022-08-02
    • 《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護利用規劃》發布 科技創新將為主線

      近日,上海市文物局編制印發了《上海市“十四五”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分為發展形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部分,設置了7類27個發展指標,明確了8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和8個相關專項行動,...
      2022-08-01
    • 從氣象變化感受節氣物候,讓青少年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從氣象變化感受節氣物候,讓青少年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從“二十四節氣”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驚艷全場,到知名汽車品牌“小滿未滿”的營銷廣告廣為流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文化內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2022-07-27
    • 紅山文化: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重要源頭

      紅山文化: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重要源頭

      紅山文化發源于東北地區西南部,分布于西遼河流域(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和遼寧省朝陽市境內),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華夏文明最早的遺跡之一,距今約5000~6500年。它以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天性和與鄰區廣泛交流的開放心態,...
      2022-07-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