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奏響綠色高質量發展協奏曲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06





      5月的包頭城區,已經是綠樹成陰,姹紫嫣紅。而勤勞的包頭各族人民早已趁著春夏之交的萬物萌發季,打開了“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的工作模式。


      新的一年,怎么干?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


      包頭干部職工上下一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走出舒適區,開拓新天地。以“綠色”項目建設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培育現代產業,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包頭,要在新時代重新向大家介紹自己:


      是“草原鋼城”,更是綠色發展之城。


      是“稀土之都”,更是綠色創新之都。


      目標確定,思想統一,號角吹響,各旗縣區百舸爭流,奏響包頭市綠色發展協奏曲。在茫茫草原戈壁達茂旗,在“世界稀土之鄉”白云鄂博,在“騎射胡服捍北疆”的石拐區,在昆都侖區、在青山區、在九原區、在東河區的工業園區里,在稀土高新區的國家級實驗室里和工廠里,包頭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有力。


      十個旗縣區,緊密團結又各自發光,匯聚起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以“綠色引擎”驅動轉型升級


      “踏青,一定要來石拐看看,這里天藍地綠水清,有杜松傲立的森林、有穿越千年的建筑、有五彩斑斕的花海……”如今,石拐人經常引以為豪地向親朋發出邀請。群眾獲得感的背后記載著這座曾經的“塞上煤城”由“黑”到“綠”的美麗蝶變。以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為基調,按照“生態文旅立區”發展戰略,石拐區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三大產業轉型發展各個方面。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優化,使石拐區成為客商青睞的筑巢地。“旅游+”文化、工業、體育、休閑、鄉村、扶貧等業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花舞人間、花舞寶格特、通用航空等一大批生態文化旅游項目紛至沓來,旅游與文化、體育、通航、現代農牧業、大數據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駛入快車道。


      曾幾何時,地處山北的固陽縣經濟以農業為主,靠天吃飯,十年九旱,戴上了“貧困帽”。如今,在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的同時,固陽縣精心謀劃組織總投資108億元的25個重點項目。在金山工業園區內,重點布局新型冶金項目,承接山南產業轉移,現已成功引進東方希望集團、2×35萬千瓦熱電聯產、50萬噸輕金屬材料深加工項目、新疆特變電工、匯豪鎂業、包鋼球團、泰恒造塊、科韻環保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屬生產加工、黑色金屬生產加工、清潔能源輸出和新能源裝備制造、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四大主導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十足。


      今年春天,在土右旗九峰山,看守煤廠11年的山東人劉海濱打點好自己的全部行李,和這里做了徹底的告別。


      按照土右旗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政策,當地58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洗煤廠今年6月底前全部拆除,劉海濱所在的煤廠也在拆除之列。而在土右新型工業園區內,現代煤化工、新能源裝備關聯產業正在聚集。


      同時,地處富饒的敕勒川平原,土右旗以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為抓手,初步形成了以綠色食品生產為基礎,圍繞玉米上下游產業延伸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走出了農業大旗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地處北疆的達茂旗,采礦業發達。這里擁有1.6萬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也是自治區風能資源豐富地區,風能資源總儲量達3181萬千瓦。產業升級,達茂旗人“迎風而上”,豐富的風能資源帶動著達茂旗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底,達茂旗清潔能源累計并網規模達到341萬千瓦,巴音、百靈廟、滿都拉、珠日以及召河5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場,在草原上吹起綠色的風。


      實體經濟是包頭長期以來發展的基礎和優勢,也是未來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以產業園區為抓手,包頭市聚焦鋼鐵、有色等傳統產業,突出產業鏈條延伸,加快研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構筑傳統動能升級區。


      一直以來,昆都侖區產業“一鋼獨大”。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今年位于昆都侖區的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將不再增加鋼鐵產能,重點推進低成本高性能稀土鋼、軸承鋼,布局深加工項目。此外,北特通訊光電復合纜、美科硅能源6gw單晶硅鑄錠、包鋼西創石墨烯應用產品等十幾個正在建設的項目,成為未來幾年推動昆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作為包頭市企地融合戰略實施腹地的青山區,這里擁有包頭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內蒙古唯一以裝備制造命名的園區,一個個企地融合重點項目在這里落地生根,部分企地融合產品在全國甚至全球占有比較優勢。


      融合發展的同時,青山區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產學研合作領域不斷拓展,一機集團、北奔重汽集團等大企業與一批知名高校加強在新材料關鍵技術等領域的研發合作,為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目前,青山區正在加快阿爾法芳綸和北京踏歌礦用車無人駕駛等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產。推進一機集團與徐工集團合作建設的推土機項目、一機集團與廣東海橋公司合作的高端專用汽車生產等企地融合項目落地實施,將中核北方輻照站、核工業技術民用化靶材、原子高科同位素醫療中心等項目列入年度計劃,在核技術應用產業方面實現新突破。


      “將鋁當作原料出售效益最低,要想實現效益最大化必須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包頭鋁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堅定地說。


      為此,包鋁人堅持新舊動能轉換,關停25萬噸落后產能,上馬50萬噸華云三期項目,重點引進布局鋁后深加工項目,形成了汽車輪轂、鋁型材、汽車零部件、電子化成箔四條優勢特色鋁深加工產業鏈。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改變園區經濟“一鋁獨大”的單一發展模式,實現多產業、循環發展正成為鋁業園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方向。


      在葛洲壩環嘉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包頭分公司的廢鋼車間,記者看到廢鋼材通過一臺臺大型破碎機的“吞噬”,經剪切、破碎、打包被出售給相關企業。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少量雜質、粉末還將被加工成水泥制品實現二次出售(使用),實現能源利用變廢為寶、吃凈榨干。


      同時,園區引進立中盛泰和佰億匯澤再生鋁回收利用、浙江清潔塑業年處理6萬噸廢棄塑料回收再利用等項目,已形成廢鋼鐵加工利用、廢鋁再生利用、廢舊塑料回收利用三條產業鏈,年回收利用各類“城市礦產”資源60萬噸。今年,園區將依托九橡化大5萬噸/年廢舊輪胎高質化循環再生利用、華源天鹿5萬噸鋁灰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實施,構建廢輪胎、鋁灰資源化利用產業鏈,以廢舊資源的循環化利用,探索發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引“綠色業態”打造現代產業


      新的發展,要高精尖、要綠色可持續、要清潔……


      六軸工業機器人的伺服電機實現批量生產,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臨床基因擴增檢測及以高通量基因芯片技術為核心的專業檢驗,為患者提供精準診療……


      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龍頭和引擎,稀土高新區通過高技術成果跟蹤、中試示范線建設、高科技企業孵化、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等舉措,促進成熟技術落地與轉化,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高新區將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30個以上,全力推動新一代納米復合稀土永磁材料、固態儲氫及氫能源應用等20項成果落地。重點建成中科院稀土共晶熒光體、稀土位移試劑、稀土金屬智能冶煉、等離子清洗等4條示范線,加快建設稀土特鋼、稀土全色系顏料、稀土儲氫材料等3個創新中心;計劃實施總投資68億元的綠色環保產業領域項目17個,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產業新體系。引進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新業態,重點實施航天萬源1000臺3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中科智能機器人伺服電機、賽福爾高純氧化鋁等項目,力爭到2020年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0%以上。


      在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九原區主打“稀土”和“新材料”兩張工業牌,培育現代化新興產業,加速打造包頭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在九原工業園區內,包頭市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國內首個萬噸級聚乙醇酸項目經過一年的建設,9棟現代化廠房已經拔地而起,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年底實現試生產。包頭市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藝主管郭永偉自豪地介紹說,項目所生產的產品——聚乙醇酸,是一種具有良好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達產后將實現我國在可降解塑料領域零的突破。聚乙醇酸在使用到一定時間后會逐漸降解,并最終變成對人體、動植物和自然環境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被用于醫用縫合線、骨折固定材料、組織工程支架等醫學、農林業、食品包裝等諸多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華光金屬工業(包頭)有限公司建設的年產2萬噸球化劑新型復合材料項目也已進入了設備調試階段,企業的產品屬于稀土鎂合金,具有耐高溫、耐磨、耐寒等特點,被廣泛運用于汽車、船舶、高鐵、風電等高端領域,目前已承接了國內外多家企業的訂單。內蒙古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工序基地項目即將進行試運行,投運后將有效帶動前端煤焦油深加工項目以及下游的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發展,形成全產業鏈的聚集。這些 “高大上”的項目正匯聚成一股強大動能,推動園區經濟朝著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穩步前進。


      從春分到立夏時節,位于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的內蒙古磐迅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現場一直忙碌著,工人們加班加點安裝設備、聯動調試程控系統。作為我市引進的重點項目,總投資80億元的年產5萬噸先進高分子新材料及綜合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已經進入試生產的最后準備階段。


      項目要生產的是當今新材料技術革命的寵兒——聚苯硫醚,這是一種新型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電子、環保等相關行業。內蒙古磐迅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志強告訴記者,經過前期小規模試驗,樣品高品質率已經達到85%以上。目前,他們正在和浙江大學包頭工業技術研究院籌建國內首個高分子新材料科研成果轉化中心,打造集“研發、生產、調試、標準化、改性”五位一體的綜合深加工產業園。


      今年,青山區計劃實施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70個,全力推進“三新一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推進阿特斯太陽能鑄錠、晶澳3吉瓦拉晶鑄錠等項目擴產達效。


      5月13日,在白云鄂博礦區包鋼(集團)白云鐵礦,一輛滿載著礦石的礦用車沿著寬闊的礦道緩緩駛來,這個大家伙高6.8米,載重達170噸。一路上,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它起步、加速、轉彎、避障、停車、傾倒,干凈利落、一氣呵成。


      當日,“5G賦能智造未來——智慧礦區無人駕駛應用發布會”在白云鄂博礦區召開,標志著白云鄂博礦區智慧城市建設搭上了5G 快車。擁有多項先進技術的“包頭造”無人駕駛礦車,可有效提高特殊環境下礦車作業效率,大幅度降低作業風險,進一步推動了露天鐵礦智能化升級改造。以此為契機,白云鄂博礦區將持續加強科研投入,擴展智慧城市在地理信息平臺、5G網絡通訊、生態環保、公共應急管理、智慧民生、智慧礦山等全領域的應用和推廣,為實現礦區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最有力支持。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包頭的四季會更美,人民會更幸福——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和實踐帶來的經濟社會“高質量律動”,改變的不僅是現在,更在未來。


      轉自:包頭市人民政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包頭市今年力爭9600人通過產業脫貧

      今年,包頭市產業扶貧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打造“高精強”現代農牧業為目標,以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補齊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短板、提高綠色農...
      2017-03-21
    • 包頭稀土高新區加快供給側改革推進稀土產業轉型

      科銳微磁公司的粘接磁粉、金蒙匯磁公司粘接磁環、鵬輝光電公司超高PF值無頻閃LED模塊以及產品項目、金杰稀土公司稀土拋光液項目、杰明納公司藍寶石拋光項目……在包頭稀土高新區,一批新項目不僅延伸了稀土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的...
      2017-03-23
    • 包頭市物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在轉型升級的推動下,包頭市物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66家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中,80 3%的企業有專業信息技術人員,比上年提高5 3個百分點
      2017-05-22
    • 內蒙古首家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應用工程中心落戶包頭

      記者近日從包頭市經信委處獲悉,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應用工程中心在包頭市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落戶,這是內蒙古成立的首家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應用工程中心。
      2017-06-17

    熱點視頻

    走基層調研:發展蘋果產業成為甘肅靜寧農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利器 走基層調研:發展蘋果產業成為甘肅靜寧農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利器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