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2018年首次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在此之前,他擔任了10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在過去的11年中,楊元慶提出的一系列涉及產業、經濟、社會民生問題的議案和提案,均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輿論的普遍關注。
2019年全國兩會,楊元慶圍繞推動人工智能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提升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效率紅利等方面的內容,提出了六項建議。
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能、互聯網、數字技術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作為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知名企業,聯想集團積累了豐厚的產業經驗。楊元慶提出的建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將對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增強中國制造核心競爭力、煥發中國經濟新活力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當前,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發生巨變,發展中國家爭奪中低端制造業,發達國家引導高端制造業回流,我國制造業正在被“雙向擠壓”。同時,我國制造業智能化水平不高,質量標準體系仍未與國際接軌,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本土品牌。
對此,楊元慶提出了“大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認為,我國制造業的當務之急是加快全價值鏈環節的智能化改造,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提升中國制造的美譽度還需實施質量強國路線,楊元慶建議鼓勵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將企業數據與產品質量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用戶的產品體驗,通過產、學、研、用四個維度提升質量分析、管理水平。
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升中國制造美譽度,也能從根本上實現降本增效。對此,楊元慶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物聯網、創造效率紅利”的建議。楊元慶認為,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基礎技術愈發成熟,用“智能+”賦能中國制造,釋放效率紅利,創造經濟增長新動能。
不過,目前我國傳統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動力仍顯不足。為解決這些問題,楊元慶提出“明確‘效率紅利’的政策導向”“加強對智能物聯網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智能物聯網標桿案例”等建議性解決方案。
效率紅利的提升需要全行業的力量。IT建設成本大、門檻過高導致大、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程度產生明顯分化。基于此,楊元慶提出了“支持具有數字化轉型經驗的大企業建立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加強政府引導基金對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支持力度”等建議。
“個人電腦絕不僅僅是生產力工具,更是智能化時代的創新源動力。”在楊元慶看來,目前我國個人電腦消費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楊元慶提出了“促進個人電腦產品升級,發揮社會創新工具作用”的建議。他呼吁各地方政府設立針對個人電腦產品的專項資金、出臺新電腦產品的針對性補貼,以推動PC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記者 張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