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企業文化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在2015年的冬天,海拔4500多米的玉龍銅業公司礦區現場,一項非常關鍵的技改升級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按照常理在這個季節、這個環境下,根本不具備工程項目的實施條件,但在西礦人眼里,困難不是絕對的,沒有干不成的事,只有干不成事的人,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參與項目建設的干部職工忍受極度惡劣的環境,克服一切困難,創造一切條件保障項目順利建設。當時天氣零下幾十度,廣大干部職工吃住在一起,手腳凍僵了,甚至長了凍瘡,但一刻也沒有放棄工程質量和進度的追求,以非常規的組織能力,超常規的奉獻精神,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了任務。而這一切是為了實現銅業公司年產銅金屬逐年增加1萬噸的“123”目標。
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礦業)發源于高原、成長在高原,是青藏高原地區唯一的大型礦業集團。在其發展的歷程中,與青海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關也與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密不可分,既具有“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也秉承了有色獨有的精神和品質。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公司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深化認識和實踐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堅持立足實際,堅持文化自信,持之以恒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以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基,突出企業精神和使命的企業文化體系,即“智慧創造價值、責任成就未來”的核心價值觀和“信念、忍耐、嚴實、創新”的企業精神。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引領轉型,使之成為廣大員工的行為指南和自覺行動,推進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邁上新臺階,走出了一條具有“西礦特色”的文化強企之路。
堅持問題導向
充分發揮文化向心力 推進企業扭虧增盈
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堅持問題導向,深挖問題根源、查找發展短板,尋找一條扭虧的路、發展的路。更重要的是,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深入實踐到各項工作中,做到了全員的入腦入心,真正把文化理念落實到行動上,彰顯了企業文化所具有的力量。自2015年8月起,公司出臺實施加強作風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擰毛巾”式降本增效等一系列舉措,上至公司領導班子,下至基層干部職工,加班加點干工作,千方百計攻難關,超常奮斗求生存,使自愿奉獻、敢于擔當成為企業新文化新精神的生動寫照,也由此有了前面小故事所講述的那些許多感人的事跡和畫面。
三年時間企業不僅扭虧為盈,累計有100多項經營指標突破歷史新高,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付的“內樹信心外塑形象”的階段性任務。2018年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深入推進,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深化改革創新
充分發揮文化先進性 引領轉型升級
西部礦業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做強礦山主業、做精冶煉產業、做優鹽湖資源、做實新型產業的戰略部署,打出一套“去產能、調結構、增效益”的組合拳,淘汰舊的、培育好的、發展新的,推進企業不斷創新、不斷變革中轉型發展。改革總是要打破原有格局,更是為了增添新活力、新動能。市場瞬息萬變,外部環境發展日益加快,只有不斷改革、變化、進步,企業發展才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在涉及企業發展大局問題上,公司內部高度樹立全局意識,大局意識,在要不要改革的原則問題上形成了“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改革總綱,推動了改革的實施。
過去三年,公司不僅從加強黨的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同時也在打造新產業、培育新動能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特別是在扭虧脫困和改革發展中,始終把黨建作為企業的“根”與“魂”,突出體現了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推動全方位的改革,確保了黨建引領發展。同時,圍繞轉型發展,在提升傳統產業、拓展新型產業、培育新動能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公司領導干部尤其是領導班子,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在企業文化建設和傳播中發揮關鍵少數,體現關鍵作用,以實際行動引領并詮釋新的企業文化內涵,成為公司上下共同的遵循。近年來,沒有明文規定的“一線工作法”從集團公司班子成員到機關處室和基層單位隨處可見,深入基層調研、解決基層問題已成為工作常態,突出一線、面向一線已成為企業文化的新導向新特征。
堅持發展共享
充分發揮文化引導力 提升企業價值
西部礦業在發展中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擔當社會責任,特別是立足青海高原獨特的自然屬性,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青海省“生態立省”和建設“生態大省”的部署,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打“綠色牌”、走“綠色路”。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超過8億元實施一系列安全環保工程項目。2018年公司全面啟動實施智慧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和花園式工廠建設三年規劃,力爭到2020年末,礦山采選礦各項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部達到省級綠色礦山標準,工廠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面積的100%,非礦山生產單位全部建成花園式工廠,全公司節能減排達到國家標準,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公司堅持依靠職工發展企業,堅持企業發展成果與職工共享,對內改善工作環境、提升職工收入,著力建設和諧企業;對外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扶貧救助等工作,全面彰顯國企的責任與擔當。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職工福利和保障體系,特別是2015年以來,在職工休假、療養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職工收入也實現大幅提高,截至2017年底公司職工年均收入超過10萬元,著力營造充滿溫情、團結協作的氛圍,在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中匯聚更多發展動力。同時,通過以“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的理念,加快工藝裝備改造升級步伐,積極改進和改善職工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切實提高職工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2015年以來,公司還對旗下所有分子公司企業VI(視覺識別系統)進行了全面統一,在辦公區域、辦公用品、工作服和勞保用品、對外宣傳等方面全面導入西部礦業視覺識別標示,并積極發展融媒體文化,聚力打造宣傳載體,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傳遞正能量,提振了信心,樹立了形象。
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綠色發展,一個個理念和舉措,推動企業從虧損到盈利,從落后到超越轉變,在企業不斷取得變革、進步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企業文化所具有的引導、凝聚、鼓舞和推動作用。也正是西部礦業深刻把握了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要求,以堅定的自信和非凡的勇氣,全面落實“事有人管、責有人負”的理念,切實推動企業文化理念與實踐的高度統一和高度融合。
企業文化根植于實踐,又要在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對發展中國社會主義文化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勇于肩負起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任,順著時代前進的足印,合著時代前進的節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同頻共振,開創有色行業企業文化建設新時代。
走進新時代,站上新起點。西部礦業將一如既往地懷揣夢想與使命,堅定不移弘揚和踐行企業精神,以一往無前的奮斗者姿態,全面圍繞青海省“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即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企業不斷攀登新高度,為建設股東滿意、職工幸福、備受社會尊重的企業譜寫新的華章。(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白永強)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