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向“海外漸變”的策略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海外市場將變得更加重要。
據媒體報道,2019年8月16日,OPPO宣布成立全球銷售體系和全球營銷體系,現在的海外事業部總裁吳強任全球銷售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將擔任全球營銷體系總裁,二人均向CEO陳明永匯報。
這次國內海外融為一體的調整,意味著OPPO向“海外漸變”的策略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海外市場將變得更加重要。
2018年,OPPO在海外的動作就開始加速。年中任命國內市場營銷業務負責人吳強為海外事業部負責人,并且時隔四年,再次推出了Find系列產品FindX,發布會選在法國盧浮宮,可以看出是想樹立更全球化和更高端的品牌。
OPPO國內市場已經到了增長瓶頸,過去的營銷策略失靈,并且在華為的猛烈攻勢下,市場份額出現持續萎縮。
海外市場卻還蘊藏增長的動力,根據Canalys的數據,今年二季度,OPPO首次在印尼的市場份額超過三星,達到了26%,拿下了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OPPO也于2015年在印尼開設了第一家占地2.7萬平方米的海外工廠。
OPPO從2009年出海,目前已經覆蓋東南亞,業務版圖已經延伸到了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根據IDC 2018年的數據,OPPO 全球出貨量為1.13億臺,位列第五,比小米少900萬,約為華為的一半。
OPPO在各個市場運營策略不同,以印尼來說,OPPO走高端路線,對標三星,但價格相對更便宜。在三星和黑莓把持70%市場份額的情況下成功突圍。在印度,OPPO則設計了更低端的產品線。
但海外戰事中,OPPO除了東南亞和印度之外,在歐洲、拉美等地還未能取得一席之地。OPPO除了面臨國內老對手,前方還有繞不開的大山——三星和蘋果。以歐洲市場為例,三星一直穩坐釣魚臺,華為和小米進入了出貨量前五的位置。根據Couterpoinit數據,去年拉丁美洲市場,榜首仍然是三星,華為和聯想的摩托羅拉則進入了前五。
全球市場分散復雜,只能使用因地制宜的策略運作,這也意味著難以規模復制,對OPPO來說,每個市場面臨的都是新的起跑線。(袁斯來)
轉自:36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