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的脫貧戰略和馬云的授之以漁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6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合伙人集體亮相,宣布脫貧將成為阿里的戰略業務,未來5年投入100億元用于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電商、教育、生態和女性是四大脫貧方向。時至今日,阿里的脫貧戰略有何進展和成果,筆者將通過生態脫貧為例來深入了解阿里生態脫貧戰略的初心和模式。


      而仔細梳理不難發現,阿里脫貧戰略的推進與馬云提出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念是一脈相承的。


      生態脫貧攻堅


      生態脫貧是一條沒有車轍印的未來之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地方政府、公益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很多生態+發展的探索,但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套成熟模式可供借鑒。貧困與生態環境破壞往往密不可分。生態破壞是貧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貧困的結果。在我國,貧困地區多分布在生態脆弱地區,生態越是脆弱的地區也越容易陷入貧困。比如在"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中,超過70%的國定貧困縣和超過70%的貧困人口都分布在生態脆弱地區。


      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總是對立的,經濟發展總要以生態環境的犧牲為代價,二者是"零和關系"。但是要使貧困地區可持續地發展,必須打破死循環,探索綠色發展之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思路。


      阿里生態脫貧要做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商業生態優勢和科技能力的優勢,嘗試整合更多跨界資源,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和命運。


      具體來說,阿里生態脫貧將通過"試點+研究"一體兩翼的方式實現:在荒漠化地區試點經濟林種植,提供就業機會、助力產業發展。在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區域,支持保護地建設,帶動農村社區綜合發展。同時引入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通過縣域研究,提煉出GEP和GDP雙增長的可行模式,為全國范圍內的生態脫貧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公益產品螞蟻森林將作為阿里生態脫貧的主要落地平臺,連通用戶、保護地和貧困地區。未來,生態脫貧縣域內新增的保護地或生態經濟林都可以被用戶"認領",得到廣泛的關注和保護支持。在保護的同時,發展出來的環境友好型產品也將通過螞蟻森林平臺與3.5億用戶產生聯系,為貧困地區提供發展的機會。


      10月23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綠化基金會與螞蟻森林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簽署了"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戰略合作協議。下個月底,"螞蟻森林植樹證書"與國家法定的"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將實現互聯互通,這意味著,螞蟻森林正式納入全國義務植樹盡責體系,成為國家部委認可并合作的項目。


      相關負責人表示:"做農業、牧業,阿里并沒有優勢,但優勢在于用科技的方式,搭建一個跨界連接的平臺,讓普通用戶開始關心貧困地區,形成'注意力價值'。未來,我們希望讓脫貧不止是地區性的、政府或機構或企業各自行為,而是在國家領導下,全社會積極響應和參與的一項事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正式啟動時,馬云就曾表示要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全面參與脫貧攻堅。


      馬云認為,過去十幾年,阿里巴巴做得更多的是扶貧,但從現在開始,要將幫助困難群體脫貧作為重點,未來還要幫助他們致富。這三個不同的東西可以說是三個不同的階段,并且是循序漸進的。扶貧給人以魚、脫貧要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


      還以生態脫貧為例,阿里的做法是幫助生態貧困縣找到他們能夠賴以生存、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幫助他們對接和整合資源,進而帶動當地的發展。


      平武是"5·12"特大地震極重災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和邊遠山區"五區合一"的貧困縣。同時,平武也是生態大縣,被譽為"天下大熊貓第一縣"。平武幅員遼闊,生態優良,森林覆蓋率74%。但正是由于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價值較高,無法簡單、快速地進行大規模資源開發活動,而導致民生基礎發展受限。


      阿里聯合中科院等,對平武全縣進行生態價值服務評估,幫助平武尋找適宜當地發展的生態產業。 阿里還將支持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在平武建設運營多個公益自然保護地,提高保護成效,對貧困人口傾斜護林管護的就業機會。


      此外,阿里計劃啟動保護地周邊生態產品營銷試點,通過電商平臺推出高附加值環境友好型產品比如蜂蜜等,通過螞蟻森林等多個渠道,讓公眾了解豐富的平武產品及自然資源。進一步提升平武的品牌認知度,幫助當地帶頭人發展生態產業。


      阿里邀請農村淘寶、盒馬鮮生、四川地區生態農產品知名電商王淑娟、中央美院等合作伙伴,共同幫助平武打造保護地蜂蜜品牌,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建設快檢中心,講述蜂蜜故事,向消費者展示平武稀缺、優質的生態旅游資源。通過賣蜂蜜帶動生態周邊產業發展。


      阿里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步先把生態模式的'實驗田'走通,通過和一個縣域的全面合作,探索出一種互聯網時代可被復制的生態脫貧模式,目標不是短期內實現脫貧的數字,而是希望真正地幫助當地實現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不僅僅是生態脫貧,可以說,授人以漁的理念貫穿阿里整個的脫貧戰略中。(作者:崔敏)


      轉自: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阿里發布社會責任成績單: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

      阿里發布社會責任成績單: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

      昨日阿里巴巴集團再次向社會公布其年度納稅、創造就業等成績:2017年,阿里巴巴納稅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帶動生態上下游納稅超過2900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帶動四分之一中國人參與公益。
      2018-01-24
    • 阿里巴巴:社會責任感+技術創新驅動平臺治理體系升級

      阿里巴巴:社會責任感+技術創新驅動平臺治理體系升級

      “社會責任感是我們的DNA,讓我們不斷創新來解決問題。”日前,在阿里巴巴2018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向全球機構投資人和分析師分享了阿里近年來在平臺治理上取得的巨大進展。
      2018-09-29
    • 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冀中能源河北航投集團精準扶貧側記

      近日,冀中能源河北航投集團精準扶貧村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辛堡鄉老漁溝村的大棚西芹喜獲豐收,一輛輛滿載青翠西芹的卡車成了村里一道亮麗風景。
      2017-09-01
    • 中國一汽踐行社會責任 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中國一汽踐行社會責任 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近年來,中國一汽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以切實行動擔當起精準扶貧的主力軍,按照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總體部署,定點幫扶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鳳山縣、吉林鎮賚縣、吉林和龍市,并承擔對口援助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芒康縣...
      2017-11-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