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甲醇市場整體沖高回落。7月10日,甲醇市場參考價為2150元(噸價,下同),比月初下降了1.29%,同比下跌25.83%,接近8年來偏低位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下半年新興下游MTO新增產能集中投產的預期下,甲醇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將得到改善,長線或迎來向好走勢。
利好加持短暫反彈
回顧上半年甲醇市場走勢,在3月中旬時,由于外盤貨源供給減少,下游MTO裝置重啟需求增加,甲醇市場迎來一輪強勢反彈,摸高至上半年高點。而后由于供需關系變化,社會庫存累積,導致市場價格迅速回落。
據新能(天津)能源有限公司市場策略研究主管王笑天介紹,一季度由于伊朗Marjan165萬噸/年裝置停車,國內市場甲醇進口貨源量減少;下游的浙江興興、中原石化等MTO裝置相繼重啟,甲醇需求增加,再加上國內外裝置例行的春季檢修預期也提振了市場氛圍;甲醇市場價格從去年末的最低點震蕩反彈至一季度最高點。3月中旬時,甲醇市場價格達到2572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6%。
3月以后,由于市場預期的國外裝置檢修并未落實,反而g國內的中浩、博源、大唐等大型裝置紛紛重啟,使甲醇行業開工率上升。在山東魯南、蘇北地區,傳統下游甲醛行業因危化品檢查等原因需求減弱,甲醇社會庫存量累積至120萬噸,達到5年來峰值。甲醇市場在“不缺貨”的背景下,短暫沖高后迅速回落至目前低點。
傳統行業需求乏力
后市方面,受夏季高溫及南方暴雨輪番來襲影響,甲醇傳統下游進入生產淡季,且環保安監壓力不減,多數行業開工率明顯降低,需求持續萎靡,生產廠家及貿易商出貨受阻,庫存逐漸累積,甲醇市場或將維持弱勢運行。
據期貨日報分析師于芃森介紹,國內甲醇裝置春季檢修陸續結束后,國內約有300萬噸/年的產能重啟。如內蒙古東化60萬噸/年產能、內蒙古新奧60萬噸/年產能、桂魯80萬噸/年產能、神華神木兩套合計60萬噸/年產能等都將于三季度回歸,給本已弱勢的市場帶來進一步沖擊。
同時,甲醇傳統下游多處于需求淡季,甲醛、二甲醚等需求持續萎縮。受環保嚴查和終端板材需求疲軟拖累,甲醛行業開工率由前期的32%已降至29%左右,難有大幅提升;醋酸等產品雖有生產利潤,但國內外需求低迷,供需基本面仍顯薄弱,利潤水平較往年明顯下降,行業開工率由74%下降至71%左右。
二甲醚方面,由于天氣炎熱、需求下滑,再加上受環保和安全管控的鉗制,本就低迷的二甲醚市場雪上加霜,當前行業開工率由33%腰斬至16%左右,部分工廠處于持續倒掛的窘況。MTBE、DMF等下游行業開工率也基本與前期持平。短時間內,甲醇市場將在供大于求基本面的主導下低位震蕩。只待雨季結束及天氣轉涼后,傳統下游需求復蘇或將帶動甲醇市場在中長線產生回調。
新興需求預期向好
長期來看,甲醇新興下游MTO方面有大量新增產能加入,從需求端形成利好,有望使甲醇市場供強需弱的態勢在三四季度得到改善。
今年是國內MTO裝置集中投產年。據于芃森介紹,近期內蒙古久泰60萬噸/年MTO裝置試車,負荷已提升至7成,原有100萬噸/年甲醇裝置已停止外銷,并且開始外采甲醇;南京誠志二期的60萬噸/年MTO裝置于6月末正式試車投產。這2套MTO裝置合計將帶來360萬噸/年的甲醇需求。
不僅如此,有消息稱,寧夏寶豐二期60萬噸/年MTO裝置將于8月份開始試車,而該裝置配套的180萬噸/年甲醇裝置或將于明年初試車投產,一段時間內其MTO裝置將外采甲醇保證生產;山東魯西化工30萬噸/年MTO裝置已經中交,將于近期試車;吉林康乃爾60萬噸/年MTO裝置完成中交,年內極有可能開車。此外,常州富德30萬噸/年MTO裝置有望在年內復產,安徽中安聯合60萬噸/年MTO裝置已經開始分步試車等。
就目前統計來看,今年將有7套已經投產和預期投產、復產的MTO裝置會形成約900萬噸/年的甲醇需求。因此,下游MTO行業投產進展情況將成為決定甲醇市場能否“翻紅”的主導性因素。(李冬鈴)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