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報就業、論文“放水” 高校畢業生造假何時休?

      記者近期在高校采訪了解到,部分畢業生在離校前出現“造假注水”現象:虛構就業去向、畢業論文“放水”、求職簡歷“注水”……專家呼吁,高校誠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讓造假毀了畢業生。
      2019-06-14
    • 營地教育發展初具規模未來產業潛力巨大

      營地教育發展初具規模未來產業潛力巨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也隨之改變,針對孩子的素質教育逐漸成為家長的關注重點,例如,興趣培養和身心健康等,而培養青少年全方位成長的營地教育產業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2019-06-14
    • 青少年編程,面向未來“玩真的”

      青少年編程,面向未來“玩真的”

      多年來,“青少年”和“游戲”兩個詞放在一起,往往容易引起人們負面的聯想。青少年沉迷游戲問題,始終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如今,將孩子們對游戲的喜愛,部分轉化為對編程的熱愛,是否行得通?
      2019-06-13
    • 新文科來了 這是場跨界融合的探索

      新文科來了 這是場跨界融合的探索

      ”計劃2 0啟動,要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和新文科的建設,提高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其中,新文科被認為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要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與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但在這四個“新”中,它...
      2019-06-13
    • “嚴出時代”的畢業論文季:痛苦源自平時修煉不足

      進入6月,不少大學中的打印店開始忙活起來。一本本論文從這里打印、裝訂,圍在機器前的大學生們眼中充滿著期待、欣慰,還有些許的如釋重負。
      2019-06-12
    • 教育支出明確央地責任 強化地方政府分級負責

      教育支出明確央地責任 強化地方政府分級負責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教育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也是繼3天前國務院印發《科技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后,央地支出劃分改革又一重大進展。
      2019-06-12
    • 2019年江蘇試點20所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人員招生

      根據《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試行辦法》,具有該省戶籍或在蘇務工(需提供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證明)、具有高中階段學歷或同等學力及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及待業人員等...
      2019-06-11
    • 教育行業迎來智能化浪潮

      “人工智能在過去5~10年快速發展,正在持續革新生態圈各方的參與方式。對于教育行業而言,通過數據的驅動,教育行業也迎來了智能化的浪潮。”日前,在第三屆AIAED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上,德勤中國教育行業領導合伙人盧瑩說道。
      2019-06-11
    • 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2018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

      2018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取得重大進展。“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扎實推進,《普通話1000句》出版發行,“語言扶貧APP”上線使用
      2019-06-10
    • 教育集團加速“科技+教育”布局

      “從今年起,京交會升格為國家級展會,并首次設立了智慧教育展區,體現了國家對教育產業未來發展的關注與重視。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受邀參展,帶來了在教育與科技結合的最新探索成果。”新東方京交會展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2019-06-10
    • 高考制度改革帶來了什么?科目自主選擇 錄取方式多樣

      高考制度改革帶來了什么?科目自主選擇 錄取方式多樣

      從高考科目內容到高考考試模式,高考制度改革仍在不斷地進行,目的就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數據顯示,近年來參加高考的學生每年都在1000萬人左右。隨著高考改革的穩步推進,一些試點省市的學子擁有了更多的選擇。
      2019-06-08
    • 教育部為科研管理“松綁” 賦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權

      記者近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黨組印發相關通知,對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落實科研管理自主權、優化管理服務、加強誠信建設、改進工作機制、完善監督機制等作出明確規定,為科研管理“松綁”助力,充分釋放創新活力。
      2019-06-07
    • 高職擴招的另類思考 怎樣呵護學生的興趣

      職擴招不能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高職教育要想贏得社會的認可,除卻呼喚政府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應該苦練教育的本領和功夫,以自身的內涵和品質,拿出實實在在的教育質量,給家長和考生們更多的信心和依靠
      2019-06-06
    • 人工智能助網校普及 把脈教育培訓消費新律動

      未來,企業專業培訓機構將形成相互依托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培訓市場將從以培訓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參訓為主。未來培訓設計將更符合純正學習特點,教育培訓市場將更多倡導以行為改變為目的、以行動為中心的培訓。
      2019-06-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