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品牌涌入咖啡市場再起風云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02





      最近一個月,關于咖啡的消息頻頻出現。
     
      先是喜茶、奈雪的茶推出咖啡產品,后來兩大咖啡市場的領頭企業——星巴克、雀巢相繼推出新系列產品,在咖啡領域資本玩得最好的瑞幸咖啡終于赴美IPO,而最新的消息是繼可口可樂、維他奶宣布推出咖啡飲品后,農夫山泉也加入了這一咖啡市場的混戰。在相對平穩發展了多年后,2019年似乎已經成為國內咖啡江湖風云再起的新元年。
     
      多品牌進駐咖啡市場
     
      今年3月,喜茶宣布全新上線咖啡飲品,在北上廣深的四家門店一起推出。與喜茶同列新茶飲領軍品牌的奈雪的茶也在一個月前推出了咖啡產品。
     
      進入4月,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香港飲料品牌維他奶也宣布進軍即飲咖啡市場。而5月9日的最新消息是,國內飲料品牌農夫山泉也宣布將推出4款結合了咖啡成分的碳酸飲料新品。
     
      除此之外,身處咖啡江湖多年的星巴克和雀巢近期也頻頻出擊。
     
      星巴克再次回歸到產品研發的路上。今年4月一口氣推出8款“玩味冰調”系列新品。外界雖認為這是針對國內新茶飲市場的跨界產品,但里面仍舊有3款以咖啡為基底的飲品。
     
      雀巢自去年8月與星巴克正式聯手并建立全球咖啡聯盟后,今年2月一股腦推出包括咖啡豆、研磨咖啡以及膠囊咖啡在內的24款星巴克咖啡新品。4月,雀巢再度推出3款果味冷萃系列咖啡新品。
     
      作為咖啡界的“踢館者”,瑞幸咖啡更是在美東時間5月17日,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這家咖啡可謂圈里資本玩得最好的企業,在忙于上市的同時也沒忘了推出咖啡類新品。
     
      關于咖啡版圖的擴張,上述還只是品牌類能看到的,在另一層面,還有不少未知名的咖啡經營者發力市場。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的擴張,主要是由于我國居民消費結構開始由溫飽型轉向享受型。其次,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文化源遠流長,整個行業給餐飲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紅利。另外,主流消費人群(70、80、90)的人口紅利也給咖啡市場帶來商機,約占總人群的60%以上。加之,消費升級和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提升,都給予了市場良好的發展。
     
      在消費偏好上,中研普華研究員劉文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冷飲”成為了2019年度咖啡市場的共同點。就連速溶類的新品,都強調了“冷萃”并表示可以用涼水沖調。線上“冷喝”咖啡在近兩年來呈爆發式增長,尤其受到95后、00后年輕人的喜愛,他們以高于其他代際的消費增速,成為“冷喝”咖啡主力消費人群。即使是在冬天都不放過“冷飲”的年輕人,在喝咖啡上也同樣如此。
     
      一位咖啡愛好者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即飲咖啡能更快捷地讓年輕一代感覺到放松與清醒——特別是在早晨與下午時段,因此,當前各品牌都在努力推陳出新來吸引年輕消費者。即飲型冰咖啡比例增加,主要還是得益于年輕消費者更喜歡這種清爽暢快的口感。
     
      大發展需要多角度關注
     
      據瑞幸咖啡招股書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僅為美國的1.6%。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為569億元。預計2023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10.8杯,咖啡市場規模為1806億元。
     
      可見,咖啡市場還是相當緊俏的。但在消費量上,朱丹蓬認為,總杯數超越美國是不用質疑的,但在人均上短時間內還不會實現。中國的咖啡市場,目前還處于成長階段,較美國的成熟期不同。在經過多年的培育,中國咖啡市場呈現出:多品牌、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的產業背景,結合當前市場的剛需,多品牌的進駐是可以被接納的,同時也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但就各品牌之間,競爭油然而生。劉文表示,出奇制勝或許可以使得一些品牌長久獲得市場青睞。在創新時代,好的想法、好的創意、好的消費模式,都可以吸引到消費者,因此創新是品牌活下去的生機。另外,品牌間的相互競爭,可以使得中國零售咖啡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迎來降低。而最終由某個或某幾個品牌穩定其市場份額后,零售咖啡價格將維持在某一水平線上。
     
      咖啡愛好者指出,就飲品而言,他們看中的還是食品安全問題,沒有這一前提,任何產品都不會被消費者接受。其次,是咖啡的口感,對于千禧一代而言,他們的味蕾是敏感的,口味也是多變的,要想迎合他們還需要在產品上多下功夫。
     
      另外,基于品牌的長久發展,朱丹蓬說,餐飲企業要想有核心競爭力還是要尋求上市,在資本的幫助下,企業才能走得更快、更穩、更遠。
     
      對于未來誰能占領消費市場,發揮主導作用。劉文表示,發揮現有的品牌優勢似乎是在這場競爭中的制勝之道。產品的趨同,在當今社會已經沒有市場,消費者更喜歡獨特的商品。舉例而言,星巴克在中國人心中一直是比較高端的咖啡消費場所,而在目前的競爭中,其維持相對高端是很有必要的,維護好現有的高端消費人群并繼續擴大受眾,這與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形勢相符。
     
      面對紛紛多變的市場環境,對于未來咖啡市場的競爭,有業內人士表示,亟須在金融、數字化、供給鏈、管理等方面進行標準化、專業化賦能,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同時,面對松散的區域市場,未來可通過對區域小型、獨立咖啡門店進行品牌整合。百億市場搶奪戰才剛剛開始,中國咖啡市場,實際上是長周期大資本的游戲,因此對于跨界的一些產業大資源來說,現在搶奪市場仍有較好機會。另外,在未來咖啡與輕食簡餐等新餐飲業態的融合將成為咖啡市場的另一個重要突破口。(記者 趙琳琳)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