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紙傘“撐”開的世界舞臺:石鼓非遺出海記

      油紙傘“撐”開的世界舞臺:石鼓非遺出海記

      8月的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內,一縷湘竹清香縈繞在“中華書簡”造型的展館中。來自湖南湘潭縣石鼓鎮的油紙傘在燈光下泛著溫潤光澤,傘面上工筆繪制的山水墨韻與展館中央篆刻著石鼓文的“中國”印章交相輝映。
      2025-08-19
    • 四川自貢:非遺彩燈點亮精彩夜經濟

      四川自貢:非遺彩燈點亮精彩夜經濟

      在四川盆地南部,有一座因鹽設市的城市--自貢。這里不僅是聞名遐邇的“千年鹽都”“恐龍之鄉”,更被譽為“中國燈城”。自
      2025-08-18
    • 有“知”有味 體驗非遺正當“夏”

      有“知”有味 體驗非遺正當“夏”

      這個夏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中,“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傳承圖景隨處可見,非遺在賡續傳承與當代轉化中綻放時代光彩,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2025-08-15
    • 姚河塬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記者11日從寧夏固原市彭陽縣文化旅游廣電局獲悉,彭陽縣姚河塬遺址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名單,成為寧夏第三個獲此立項的遺址。
      2025-08-14
    • 北京西城:33家文博單位開啟“共享模式”

       8月5日,在北京天橋印象博物館,北京市西城區博物館聯盟宣布成立,首批成員共33家。其中北京六必居博物館、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館、北京天橋印象博物館、古陶文明博物館等獲得了西城區博物館扶持資金,共計74.345萬元。
      2025-08-12
    • 非遺傳承隊伍如何更加壯大?

      非遺傳承隊伍如何更加壯大?

      今年3月,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共942人。目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規模近4000人。與此同時,非遺項目傳承隊伍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等問題不容忽視。
      2025-08-11
    • 山西支持多地打造“博物館之城”

      山西支持多地打造“博物館之城”

      山西將實施博物館紀念館培育計劃,加快建設富有山西特色的標志性專題博物館,支持太原、大同、晉中、臨汾、晉城打造“博物館之城”。
      2025-08-07
    • 瑪納斯,連通周邊的文化紐帶

      瑪納斯,連通周邊的文化紐帶

       在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史詩瑪納斯傳唱千載。這部比荷馬史詩還長十幾倍的鴻篇巨制,不僅是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化百科全書,更以鮮活的人物、磅礴的敘事和深邃的內涵,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
      2025-08-05
    • 首部大運河全域歷史圖譜亮相

      首部大運河全域歷史圖譜亮相

      7月30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大運河歷史圖譜》并介紹后續利用計劃。《大運河歷史圖譜》由江蘇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編纂,是全國第一部大運河全域歷史圖譜。
      2025-08-04
    • 中法兩國專家聯合發布《晉祠建議書》

      中法兩國專家聯合發布《晉祠建議書》

      中法兩國專家28日下午在山西太原舉辦的“晉祠文物建筑與周邊環境系統性保護中法學術交流工作坊”上發布《晉祠建議書》。
      2025-08-01
    • 北京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推動北京中軸線遺產點逐步恢復歷史格局

      北京發布三年行動計劃 推動北京中軸線遺產點逐步恢復歷史格局

      《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2027年)》27日在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鼓樓發布。
      2025-07-31
    • 四川省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創新開展藏羌織繡版權轉化實踐

      四川省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創新開展藏羌織繡版權轉化實踐

      藏羌織繡,是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和羌族刺繡的合稱。藏羌文化博物館堅持“文化梳理、人才培養、融合創新、市場對接”的思路,在傳統技藝中融入現代創新,創作了一系列特色鮮明、工藝精湛的藏羌織繡作品
      2025-07-30
    • 銹跡新生 看我國輕工業遺產的蛻變之路

      銹跡新生 看我國輕工業遺產的蛻變之路

      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200處工業遺址通過改造實現產值提升,文旅融合、科創孵化等模式為其注入新動能。這場關于“銹帶”變“秀帶”的實踐,不僅留存了歷史肌理,更探索出產業轉型的中國方案。
      2025-07-28
    • 中國國家博物館“美之道”文化項目首發

      中國國家博物館“美之道”文化項目首發

      7月21日,“美之道”文化項目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首發式。項目致力于挖掘文物多重價值使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進而激發觀眾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自覺,推動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2025-07-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