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一物|茶馬古道上云南“馬鍋頭”的標志

      山間響鈴馬幫來。馬幫頭馬身披紅綢,額頭上戴著金燦燦的馬籠頭,脖掛一對大銅鈴,后面的二馬、三馬脖掛馬鈴,一路發出有節奏的叮當聲,既震懾野獸,又向附近的村落傳遞信息:我們平安地回來了。走在頭馬前的是馬幫核心人物“馬...
      2023-04-29
    • 走近福建非遺:探訪山海間的非遺傳承

      莆田木雕以刀為筆,以木為卷,賦予靜止的木頭無限的活力,在方寸乾坤中映照千年家國山水;造船于閩,向海而興,傳承千年的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成就了泉州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盛……
      2023-04-28
    • 創新傳統技藝新疆非遺傳承人讓哈薩克族刺繡煥發新彩

      歌謠和駿馬是新疆哈薩克族民眾的雙翼,刺繡則是他們心中放飛的理想。在歲月長河里,心靈手巧的哈薩克族婦女用刺繡創造了色彩斑斕的民間工藝,也用刺繡裝扮著日常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哈薩克族刺繡也在對傳統技藝進行不斷...
      2023-04-28
    • 山東博物館與英國V&A博物館夢幻聯動 再現歐洲裝飾藝術“黃金時代”

      當天,山東博物館舉辦媒體展前探展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本展覽的展品品類豐富、材質多元,從尊貴典雅的宗教禮器到奢華璀璨的金銀器,從色彩斑斕的微型馬賽克到精巧絕倫的袖珍藝術品,生動反映了17世紀—19世紀歐洲宮廷和貴族...
      2023-04-27
    • “世界航標遺產”泖塔將啟動修繕

      唐乾符年間(874-879年),僧如海在泖河中筑臺建塔,后增殿閣,名澄照禪院。塔為五層方形,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基邊長8.63米,塔身主體高度20.6米,總高28.2米。
      2023-04-27
    • 傳承歷史、弘揚科學家精神 重慶自然博物館開放兩大常設展覽

      據介紹,兩大展覽分別為“百年地史壯麗畫卷——中國地質調查所歷史陳列”和“服務社會富強國家——愛國實業家盧作孚事跡展”。
      2023-04-26
    • 非遺“活”起來,千年老街“火”起來

      揚派盆景攤位前,揚州職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教師楊凱波現場展示著嫻熟的盆景制作技藝。只見他修剪完小黃楊后,用鋁絲將枝條捆綁成平展、上揚、垂簾等造型,不一會兒,一盆玲瓏有趣的黃楊盆景便出現在他手中。
      2023-04-26
    • 如何讀懂中國?不防先從讀懂文物開始

      作為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活動,發布會介紹了拜祖大典相關情況,重點發布了500部“行走河南·讀懂中國”鄭州主題系列短視頻,多角度、多主題、多手法展現鄭州的悠久歷史和城市魅力。
      2023-04-26
    • 讓歷史和文物“活”起來數字化科技留住歷史記憶

      讓歷史和文物“活”起來數字化科技留住歷史記憶

      敦煌研究院發布最新數字化成果——“數字藏經洞”18日正式上線。綜合運用高清數字照掃和全局動態光照等科技手段,生動再現藏經洞及百年前室藏6萬余卷珍貴文物的歷史場景,讓公眾通過3D文物展陳大廳零距離欣賞古跡,身臨其境“...
      2023-04-25
    • 山西博物院推出“文化大餐”50萬年歷史引民眾追“敘”

      文明“敘”語——古敘利亞文明特展22日正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表示,古代敘利亞是一個地理概念,不僅僅是今天看到的敘利亞。古敘利亞文明呈現出古老性、變革性、多元性和多樣性,更顯示出其包容性、融匯性...
      2023-04-25
    • 非遺直播要善借外力

      非遺直播要善借外力

      非遺從業人員曾用“找市場不如找市長”來自嘲非遺依賴政府撥款、市場萎縮的發展狀態。其問題并不在于底蘊消減,而在于能否實現創意化、生活化的傳播,能否打破時空限制以較低成本進入大眾日常生活中。
      2023-04-25
    • “妙手匠心——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農大”活動黑龍江啟動加強非遺保護傳承

      此次活動由黑龍江省圖書館、東北農業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辦,活動內容包括:“修復技藝展覽”“古籍修復體驗”“古籍碑帖傳拓”“古籍雕版印刷”和“傳統手工技藝展示”五部分。在活動中,東北農業大學圖書館展覽14種古籍,圖文并...
      2023-04-24
    • 先睹!國內首座新聞出版館填補博物館空白

      該館坐落于上海市楊浦區周家嘴路3678號,昨天記者先睹探館。博物館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涵蓋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兒童出版、印刷技術、藝術設計、數字出版、音像出版等內容。
      2023-04-24
    • 文物回歸:最美的重逢

      文物回歸:最美的重逢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獸首自此流失海外,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小朋友們很耐心地聽著,或許他們還無法完全明白文物回歸的重要意義和艱辛歷程,但至少,他們的心里從小就會貫以“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
      2023-04-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