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徽省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推進委員會和安徽省工業經濟聯合會舉辦的2018年安徽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于日前在合肥召開。會議由安徽省工經聯會長安進主持。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主任王曉光、執行主任李玉華出席大會。王曉光作專題報告,對安徽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高度評價。安徽省工經聯老會長黃岳忠、省國資委副主任項小龍作了講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等7個單位作了交流發言。來自全省重點企業、行業協會及部分勞模代表、道德模范代表共300多人參加了大會。
(圖片來源 互聯網)
發布會上,宣讀了101家發布企業名單,表彰了13家2017年度“安徽省企業最佳社會責任報告”單位,并頒發證書。
安徽省工經聯執行召集人胡斌在大會上作了2018年安徽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綜合評估報告。從綜合評估看,有以下顯著特點:
發布報告和參與評估的企業數量處于快速增長的態勢。從2012年組織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開始,7年來參與發布報告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加。發布報告的企業從2012年的14家增加到2018年的101家,累計增長6倍多;參與綜合評估的企業98家,也比去年增加了24家。這種井噴式的上升態勢,充分展示了近年來全省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參與社會責任實踐的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在今年發布報告和參加評估的企業中,既有第一次發布報告的30家企業,又有連續10年發布報告的銅陵有色、安徽合力、皖維高新、惠而浦和科大訊飛等5家企業;既有一大批為主機企業配套的小微企業,又有9家進入2017年度中國500強、21家進入2017年度安徽100強的企業和21家上市企業;他們不僅有相關產業中規模最大、盈利最多、實力最強的示范領軍企業,也有一大批善于創新、技術先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小型骨干企業。盡管行業、性質和規模不同,但都能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勇于擔責,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發布報告和參與評估的企業行業分布及區域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從行業分布上看,今年發布報告的企業涵蓋了近30個行業。不但新增了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航空運輸、批發、水利管理和道路運輸等行業,還新增了以種植業為主的安徽農墾集團,第一次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全覆蓋。發布報告的服務行業企業也從去年的11家,增加到今年的19家,增長了73%。但工業企業仍占據絕對多數,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和通用設備制造業參與發布的企業數量最多。從區域分布上看,發布報告的企業覆蓋了安徽省13個省轄市。其中,合肥市仍占首位,達43家企業,占今年發布報告企業總數的43%,蕪湖市有22家,占22%,安慶市有10家,占10%。其余還有:淮南5家,阜陽和滁州各4家,馬鞍山市3家,均比上年有所增加或持平;池州、蚌埠、銅陵、淮北、宿州、六安等市都有1~2家企業參與發布。其中合肥、蕪湖、安慶、馬鞍山等市新增的企業較多。
國有企業在發布報告中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民營企業仍然是今年發布報告的主力軍。國有企業,特別是省屬國企,多年來對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一直高度重視。他們起步早、行動快,發布報告的質量高。今年共有41家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參與報告的發布和評估。比去年增加了13家。其中,省屬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21家,比去年增加了6家,成為履行社會責任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堅力量。今年還有9家大型國有企業參與了由中國工經聯組織的全國性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使安徽省參與發布的企業達到了13家,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北京,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從2017年開始,參與發布報告的民營企業數量已首次超過國有企業。今年民營企業仍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參與報告發布的民營企業有51家,其中參與評估的民營企業有49家,參與報告發布和評估的民營企業數量都超過或達到50%。
各市工經聯和部分省屬國企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和評估中發揮了強有力的組織協調作用。在今年參與發布的101份報告中,有37份來自各市工經聯的推薦,占37%,其中蕪湖市推薦了20家企業。蕪湖市從2015年開始,在全省率先舉辦市級發布會;同時制定了社會責任團體標準,對推動我省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江汽集團和安徽合力分別從前年和今年開始,著力協調關聯企業一起參與社會責任報告發布;今年參與發布報告的兩家關聯企業分別達到30家和5家。為全省乃至國內的大型企業帶了個好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發布履責報告,推動了企業兩個文明建設,促進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記者 徐斌)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